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官媒:中國無法根治腐敗,民眾要理解

2012年5月29日

中國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事涉腐敗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就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中國處在腐敗的高發期,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目前不具備,要把腐敗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民眾要理解該現狀。

https://p.dw.com/p/153n2
Symbolbild Geldwäsche One man delivery to other man a suitcase © Carlson #20387879 fotolia 2011
圖片來源: Fotolia/Carlson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29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就中國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事涉腐敗開除黨籍一事發表社論,文章稱"劉志軍落馬消息觸動了公眾關於腐敗的最敏感的神經"、"中國目前處在腐敗的高發期,不具備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中國目前還無法根治腐敗,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民間要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不要舉國墜入痛苦的迷茫"等

在該社論中,還列舉中國官員腐敗的原因,暗指海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和香港等籍由高薪養廉,中國官員在薪水低的情況下才通過潛規則實現其福利。對於民眾認為"民主"可以有效遏止腐敗的觀點,文章稱"認為只要民主了腐敗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這種看法是天真的",隨即舉出亞洲很多民主國家"印尼、菲律賓、印度"等,腐敗都比中國嚴重。所以"反腐敗不完全是能夠反出來的,也不完全是能夠改出來的,它同時需要發展幫助解決。"

《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在其新浪微博上轉發了該文章,激起很多網友的反對,網友"可可通訊社"發出評論:"我感覺,胡總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屬於自己的哲學體系,我們簡稱為胡說。總結他的文章既用發展去反腐敗,越發展貪官撈錢越多";"北航韓德強"反駁胡錫進:真想反腐敗,常委們公佈本人及家屬財產。不想反,不要忽悠老百姓。"知名律師袁裕來也寫下評語:"反腐關鍵點只有一個,政改。"

"中國官員缺乏政治倫理"

中國獨立學者、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秋風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首先反駁了《環球時報》中關於中國官員貪污腐敗,其中一個原因是未實現"高薪養廉",他認為在很多國家,官員拒絕腐敗是基於一種基本的政治倫理。

"他們的觀點肯定不成立,就事實而言也不準確,在大多數國家,官員的收入並不是特別高,和一些白領的收入差不多,在很多國家,每個職業都有倫理,通常情況下他們不會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就去謀求不合理的灰色收入,他們會用倫理規範來約束自己,在中國,各行都缺乏這樣的倫理意識,尤其是官員。"

Chi2905Global Times - MP3-Mono

秋風也認為,在一個成熟的國家中,拒絕貪腐甚至成為一種文化,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曾表示,"在歷史傳統上,我們也沒有腐敗問題。所以我們根本就不用抗擊腐敗或避免腐敗。這是植根於我們的文化中的,我們的文化不相信賄賂、敲詐和腐敗。"

"只有將權力關進籠子才能約束腐敗"

另外就《環球時報》認為"民主"並不能根治腐敗的觀點,秋風認為,防止腐敗有很多方式,包括開放媒體進行輿論監督,官員財產公示等,但就其制度根源來說,"民主"能起到約束權力,從而起到防止腐敗的作用。

"雖然不能僅僅依靠民主,但是民主是消除腐敗非常重要的或是基礎性的制度,在一個民主制度下,必然會設計一套相對合理的制度,那麼選舉對政務官既選舉產生的官員的約束力還是比較大的,但在中國現有體制下,對真正掌握權力的官員沒有約束,我們現在的縣委書記、市委書記、市長、省委書記等,我們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大貪污犯,但是民眾對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如果有選舉制度,起碼可以把他們選下去。"

2012年2月17日,前德國聯邦總統武爾夫宣佈辭去總統,在去年年底,德國媒體披露武爾夫從一位富商朋友處獲得優惠貸款,用以購買私人住房,隨後有媒體再曝出他在下薩克森州任州長期間與德國企業界密切交往,輿論質疑他是否利用其職務獲取個人利益。武爾夫的下台曾引發中國網友慨嘆,認為在中國即使是一個基層村長的不當獲利也遠遠超過武爾夫,網友也表示羨慕民主國家對權力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約束。

作者:吳雨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