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民眾對間諜門反應冷淡

2013年7月22日

最近一段時間差不多每天媒體都報導出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德國安全機構合作內容的新消息。德國政界和媒體都表示憤怒,但是民眾的反應卻令人感到意外。

https://p.dw.com/p/19Bwu
圖片來源: Fotolia/beachboyx10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圖書市場上以情報部門工作為題材的書籍一時間可謂洛陽紙貴。奧威爾的《1984》高居暢銷書排行榜首位。歷史學教授弗舍珀茨(Josef Foschepoth)今年2月剛剛出版的講述1989年之前,前西德監聽監控電話和信件的《監視下的德國》(Überwachtes Deutschland)同樣成為熱門圖書。在德國,人們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情報"題材如此感興趣。

歷史學教授弗舍珀茨在他的新書中揭露,德國在戰後同佔勝國簽訂秘密條約,允許佔勝國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在德國從事間諜活動。這一條約的部分內容直到今天仍然有效。

多年來一批專門提供訊息保護咨詢的咨詢組織在德國應運而生。但是前去尋求幫助的人寥寥無幾。比勒費爾德一家名為"數位勇氣"(Digitalcourage)的協會存在已經有25年之久了,但是一直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不過現在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景了。在這家協會工作的唐根斯(Rena Tangens)說:"現在有很多市民來到我們這裡詢問,如何保護他們的通訊安全。"

"數位勇氣"協會給前來咨詢的市民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例如,協會提供一款軟體,可以讓用戶在上網的時候阻止電信商追查用戶究竟都瀏覽了哪些網頁。唐根斯說:"我們現在都是加班加點,第一版軟體只用了一周就銷售一空。 "今年9月7日,柏林將舉行大規模反間諜活動遊行,現在已經有大量報名人員準備參加。

"加密派對"(CryptoParty)、C-Base、RaumzeitLabor等向普通人提供網路安全服務的組織或者電腦俱樂部也都紛紛表示,近期來希望瞭解網路安全訊息的問詢明顯增加。

下薩克森州海盜黨主席普利斯(Kevin Price)10多年來一直提供訊息加密的咨詢服務。他說,情報部門的間諜行動不像企業濫用用戶訊息那樣更容易引起人們對捍衛個人隱私權利的警覺。他說:"如果有人知道我吃的甜食或者不健康的食品太多,那可能醫療保險公司會拒絕我投保。誰要是知道我的帳戶狀況不佳,可能銀行會拒絕向我提供貸款,或者把利息提高。"不過很多德國人覺得這種情況還遠不會發生。

德國最大的"教育機構"是"人民夜校"(Volkshochschulen)。全德境內總共有差不多1000家。人民夜校提供各種類型的職業培訓和再培訓。由於人們對訊息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人民夜校也開始提供這一方面的課程。

德國聯邦安全和訊息技術局等機構表示,特別是來自企業方面的購買數據保護程序的需求明顯增加。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認為,他們無需為情報部門的間諜活動做出過度反應。

德國一些主要的輿論調查機構過去幾天所做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德國人的反應較為"冷淡"。"選情"調查機構調查分析顯示,只有4%的被調查者認為情報部門採取的間諜行動屬於重要的政治話題。民意調查公司TNS Emnid受N24電視台委託所做的調查顯示,55%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並沒有感到受到情報部門的威脅。另一家名為Infratest dimap的民調機構對1000人進行調查後的結果顯示,雖然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對政府採取的監控手段表示不滿,但是大多數人認為,這不會對今年秋季即將舉行的聯邦大選構成影響。

在德語論壇或者部落格圈內也是如此。批評意見認為,情報部門無視公民權利。如果公民現在不做出反應,今後將演化為積極危險的地步。例如可能無辜的人會被當作恐怖分子通緝。

但是更多的人在網上發表評論意見認為,情報部門必須積累如此之多的訊息,才能有效地組織恐怖襲擊。當年製造"911"恐怖襲擊的恐怖分子中有幾人來自漢堡。不過美國和德國的情報人員都沒有及時地注意到這幾個人。

不過雖然各方各持己見,有一點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聯邦政府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間諜行動瞭解的程度遠遠深於他們所承認的。

作者:Wolfgang Dick 編譯:洪沙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