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安倍本周將訪問中韓

2006年10月4日

據日本媒體報導,新上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本周末對中國進行訪問,並希望與中國領導人舉行雙邊峰會。中日領導人本次的會面將是5年來的首次正式雙邊會晤。

https://p.dw.com/p/9Caf
圖片來源: AP

據日本京都通訊社報導,首相安倍晉三將於周日訪問北京並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會晤。此後安倍將前往韓國,會見韓國總統盧武鉉。日本希望盡快實現與中韓兩國領導人的峰會。日本與中韓兩個鄰國的關係數年來徘徊在低谷,在日本爭取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與中韓發生領土爭端的背景下,中韓將日本對歷史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

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東亞問題專家穆勒博士說:「中韓政府面臨國內政治以及民眾輿論的壓力。但兩國也明白,改善同日本的關係符合自身利益。所以安倍提出峰會建議的時機並不差。一方面中國知識界和智囊圈子近來出現了有關對日政策的新討論,而韓國在去年試圖充當中日矛盾調解人後,也致力於豎立自己自主的外交形象。」

安倍在他的首次政府聲明中強調希望改善與中韓兩國的關係,建立互信。而中日關係中一個最重要的爭執點是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出任首相前後,就他本人是否會參拜靖國神社一直拒絕明確表態。穆勒博士認為,安倍將繼承其前任小泉的保守派路線,而他本人的民族主義傾向也很突出,上任伊始就將修改和平憲法作為施政的重點之一。他對反省本國歷史的意願很值得懷疑,但出於經濟因素,並考慮到日本在亞洲的外交空間,日本需要主動與中國和韓國接近,因此日本方面需要做出姿態。

穆勒說:「我想日本會明白這樣一次峰會需要一定的姿態。如體現在安倍在會晤前不參拜靖國神社,但中國方面還會要求其對未來作出表態。而在日本國內,對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也爭論了相當一段時間,一個建議是以一個新的紀念太平洋戰爭死難者的場所來替代靖國神社。可以想像這一考慮在日本會得到更多的反響。」

中國的一些國際關係學者對中日領導人的峰會寄予積極的希望,認為這有可能成為兩國關係的一個轉折點,但也同時指出,峰會不可能解決長期以來積存的一些深層問題。穆勒博士也持同樣的看法:「中日關係在一次象徵性的好轉後能否會有更深入的改善值得懷疑。比如日本是否會重新審視與美國的戰略同盟以及自己在亞洲的地區政策。但我想在日本作出相應的姿態後,至少在今後幾年內,中日關係發展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會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