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安倍修憲再添危險系數

2013年1月31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宣佈將修改憲法第96條,從而為改變該憲法的和平性質鋪平道路。在東海爭議領土主權問題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出現了中日雙方開始備戰的跡象。

https://p.dw.com/p/17VAf
Japan's main opposition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leader Shinzo Abe smiles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LDP headquarters in Tokyo on December 17, 2012. Incoming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came out fighting on December 17 after his sweeping election victory, saying there can be no compromise on the sovereignty of islands at the centre of a dispute with China. AFP PHOTO / Yoshikazu TSUNO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YOSHIKAZU TSUNO/AFP/Getty Images)
剛剛當選的安倍晉三首相圖片來源: Yoshikazu Tsun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有意推動日本戰後以來一直使用的和平憲法的修改程序。他於周四(1月31日)在日本參議院接受答辯時表示,"我將開始修改憲法第96條。"日本憲法第96條規定,該國憲法的修改需要分別經過國會參眾兩院三分之二多數的通過。一天前,安倍在眾議院也發表了類似的講話,他說,"由於各政黨意見不同,我將先從修改多數政黨贊同的第96條著手。"

雖然近年來日本朝野不斷有修憲的呼聲傳出,比如安倍本人在競選首相時也聲稱審核修憲的可能性;自民黨去年4月甚至推出降低修憲門檻的草案,但日本共同社評論認為,首相在國會答辯中具體談及修憲事宜還實屬罕見。

日本政府修改憲法的主要意圖在於改變該國對國防和軍隊的定義。目前的日本軍隊資金充足,裝備精良,是世界上擁有最先進技術的軍隊之一。二戰之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於1946年不得不接受了戰勝國美國制定的和平憲法。這個憲法將日本軍隊定位在"自我防衛力量"的層面,禁止其參與任何進攻性軍事行動。而安倍則希望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

安倍在周四的參院答辯中還說,他希望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為樣板,在日本建立一個類似的旨在收集和分析情報的安全機構。他說,"保衛我們的國家利益,在日益增長的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保護我們的國民安全,是不容推卸的責任。"

雙方都有備戰的跡象

在中日東海島嶼主權爭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日本的每一個相關動作都會引發人們的猜測。1月29日,日本媒體報導說,為保護在爭議地區的"領海警備",日本海上保安廳決定增設一支規模為600人的"尖閣專屬部隊",3年內新配備12艘巡邏艦。

©Kyodo/MAXPPP - 14/09/2012 ; NAHA, Japan - Photo from a Kyodo News aircraft shows the Chinese marine surveillance ship Haijian 51 (front) in Japanese territorial waters near the Japan-controlled Senkaku Islan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on Sept. 14, 2012. China also claims the islets and calls them the Diaoyu Islands. At back is a patrol ship of the Japan Coast Guard. (Kyodo)
中國一艘海監船(前)與一艘日本海上保安廳艦只在爭議水域附近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自去年日本政府從私人手中購買部分尖閣島嶼(中國稱釣魚島)後,中國就開始向東海爭議水域不斷派遣海監船並使之成為常態化行動。不僅如此,中日雙方還都向爭議海域的上空派出了戰鬥機。換言之,尖閣諸島國有化之後,雙方在海上和空中開始了直接的軍事對峙。中國軍方稱,戰機1月19日飛赴爭議海域進行"戰備巡航"時曾掛載實彈。近日,中國海軍宣佈,3艘主力艦將突破日本、沖繩、台灣、菲律賓等組成的島鏈,進行例行太平洋海上訓練。

這種情勢下,有人擔心對峙的局面可能失控。如果真的失控或者擦槍走火,都可能引發不堪設想的後果。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1月28日對媒體表示,日本在爭議島嶼國有化問題上"犯有錯誤","現在除了試圖讓事態降溫外,別無選擇"。

雙方都不願封堵外交途徑

與此同時,安倍也頻頻向中國派遣旨在緩和雙邊關係的使者。上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主席山口那晉南抵達北京,並向習近平轉遞了一封安倍的信件。僅習近平放下身段會晤山口70分鐘的事實便可以看出,中日雙方都在試圖"兩條腿"走路,不願封堵外交解決衝突的渠道。共同社的報導稱,習近平在會見中提到安倍於2006年10月訪華並確認兩國戰略關係是"互惠"的性質,並表示期待安倍再任首相後對中日關係作出新的貢獻。新華社的評論認為,這說明習近平對中日關係的改善仍抱有期待。

Natsuo Yamaguchi (L), leader of Japan's New Komeito party, delivers a personal letter from Japan's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to China's president-in-waiting Xi Jinping during a meeting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January 25, 2013. Yamaguchi said on Friday that he believed tensions with China over a group of uninhabited islands could be resolved, after meeting Xi. REUTERS/Ng Han Guan/Pool (CHINA - Tags: POLITICS)
到訪的三口那晉南會晤習近平圖片來源: Reuters

過去半個月內,日本政要及退休政要密集訪華,鳩山由紀夫(前首相)、山口那津男(執政的公明黨主席)、村山富市(前首相)、加藤紘一(自民黨前總幹事,中日友協會長)等被視為為中日友好關係做出過貢獻的重量級人物頻繁來到北京。他們多半是以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5周年的名義訪問中國,不過他們的到訪無疑加重了"東京向北京伸出橄欖枝"的說法。

安倍:島嶼主權沒有談判餘地

不過,就在安倍周二(2013.01.29)表示"為解決問題願意同中方領導人舉行峰會"的同一場合,他也對日本媒體說道,"尖閣列島是我們的領土,中方對這些島嶼採取了挑釁性舉措。我們一直明確表示,在此事上沒有談判餘地。"

習近平:不會拿國家核心利益做交易

一日前,習近平在中共政治局委員共同舉行的一次學習會議上說,"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李魚綜合報導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