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外國企業走向中國-併購新潮洶湧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20日

儘管非典肆虐,湧向中國的投資潮仍然是一浪高於一浪。去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了外國投資的首選國,一年內吸引了近520億美元。這些投資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新建企業,然而購買企業這一投資方式的重量也在不斷增加。外國企業和銀行越來越多地參股於中國企業。

https://p.dw.com/p/3lcG
MAN公司也打算在中國生產貨車圖片來源: AP Photo/MAN Nutzfahrzeuge AG

自從中國在一年半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越來越大。此外,中國政府在私有化的過程中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的領域不斷增加,歐元的高匯率又驅使許多生產者走向低匯率的中國。於是,人們經常提出的問題不再是:是否能夠成功地進入中國市場,而是:如何才能最成功地進入。

經過約8年的實踐,人們紛紛議論,一度得到高度讚揚的合資道路帶來的往往是困難多於優點。但建立100%的獨資企業至少需要二至三年時間,然後企業才能活起來,才能贏利。現在在中國最新潮的是:併購。英文縮寫是M&A(Mergers&Aquisitions)。

上海哈爾曼.黑默爾拉特與夥伴事務所的律師貝倫特-烏維.施圖肯說,尤其高技術企業更喜歡走購買中國公司的道路。他的事務所已經成了第一批在中國專營併購業務的機構之一。

施圖肯說:「今天,允許私有企業作為競爭者進入的市場空檔轉移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靈活,通過平地而起新建項目來進入市場的做法往往太慢了。也就是說,人們在考慮,是否有其它方法,可以更快地進入市場。購買企業的做法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人們逐漸認識到,中國私有企業,還有在這裡站住了腳的台灣企業,他們正在成長為競爭對手,首先是成為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一系列企業也認識到,如果這些競爭對手發展得當,他們會在二、三年後敲歐洲的大門,到那裡去做競爭者。於是人們便考慮,今天就進入這裡的市場,試著買下一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旨在最終保衛其歐洲家鄉市場。」

近幾個月來,併購業務聚焦於中國私有企業。雖然也有越來越多原國有企業上市求售,但在許多投資者眼裡,這些企業的產權結構太複雜。即使在購買私有企業的過程中,往往也只有基於技巧和長年的中國市場經驗才有可能得知,著眼的這個企業究竟值多少錢。

在企業評估方面,經濟律師施圖肯和他的同事們經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您會發現,比如在合同審核方面要找到合同就特別的困難。假如那裡有法律部,他們往往只有合同的一部分,經常要從子公司的什麼地方把文件調來。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大型合同商那裡進行企業評估,我們坐在一個資料室裡,審核各種合同,而這些合同同時在旁邊的房間裡簽署著。中國人為了企業評估先要製作出合同來,因為他們當初是擊掌成交的,而外國人則要求見到文字。」

除了生產型企業外,近幾個月來,尤其是外國銀行、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有興趣購買中國企業,或至少參股。在外國投資者眼裡,中國吸引人之外首先是其巨大的發展中的市場和低生產成本。

中國專家施圖肯指出,相反,中國投資者在購買企業時則聚焦於購買技術和訣竅。於是,中國南部的電子集團TCL去年登上了報紙的顯著地位,因為它購買了破產的施耐德技術公司的一些部分。現在,中國的Lung集團(香港恆隆集團?)正在跟德國飛機製造企業多爾尼爾談判參股事宜。

施圖肯說:「這是些擁有有吸引力的技術的企業,比如多爾尼爾或者施耐德無線電工廠,這是些擁有一個名牌的企業,比如杜阿爾,這是些擁有歐洲銷售體系的企業,人們在施耐德和杜阿爾那裡一定是看到了這點。也就是說,買一家企業,就買下了技術、品牌和歐洲銷售渠道。同時,這又是一些便宜的企業,而他們便宜的原因往往是,他們未能及時地控制自己的成本結構,於是往往陷入了破產之中。中國人堅信,他們是砍價的世界冠軍。在仔細觀察後,比如現在在關於多爾尼爾的談判中,他們就會考慮,把薪水密集的生產儘管移到中國去,利用中國的成本優勢,而在歐洲只留下歐洲銷售,也許還留下科研和開發,更多的就不留了。」

「誰不能掌握自己的成本,中國人就會來佔有它,」施圖肯警告說。這句話反過來說也同樣正確。業內專家估計,在中國的併購業務在二、三年內將會翻五番。

(凱爾斯汀.洛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