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地緣政治的硬土

2012年11月21日

從上周末起到周二(11月2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一系列高端會議均受到亞洲多國同中國之間的領土領海主權爭議的影響。歐巴馬訪問亞洲期間呼籲有關國家作出努力,減少緊張關係。

https://p.dw.com/p/16nXS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在政治欄目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這樣談到歐巴馬同中國總理溫家寶之間的會晤:

「再度當選後的歐巴馬首次會晤了中國領導層的一名成員—即將離任的溫家寶總理。溫表示,『我們將加強戰略與經濟對話』。歐巴馬讚揚兩大國之間『合作性的和建設性的』關係。然而,中國在過去兩年裡強調其對南中國海擁有主權所展示的強硬姿態構成它與東南亞國家衝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越南和菲律賓更靠攏了美國,並象中國一樣比從前更堅決提出(主權)訴求。今夏東協外長的一次會議已然受挫,原因是,作為東協本年度東道主的柬埔寨公開代表了中國的利益。當柬埔寨方面在此次東協金邊峰會上通報說,成員國已就避免使衝突進一步『國際化』達成一致,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隨後便斷然否認了這一說法。

21. ASEAN Treffen in Phnom Penh Gruppenfoto
圖片來源: REUTERS

「由於柬埔寨所扮演的角色,峰會結束時,由汶萊承接輪值主席國身份,一定讓某些成員國大鬆了一口氣。因為,不讓問題繼續國際化的『共識』也暗藏了對越南和菲律賓的警告:不要讓美國更深介入衝突。美國已利用了緊張局面,深化同菲律賓這樣的老盟友之間的同盟關係、建立起同越南這樣的國家之間的新關係。這是歐巴馬傾斜亞洲戰略的組成部分,而在中國,它被理解成是一種圍堵政策。」

21. ASEAN Treffen in Phnom Penh Gruppenfoto Obama und Hun Sen
歐巴馬同本屆東協峰會主席、柬埔寨首相洪森圖片來源: REUTERS

全球最大自貿區

《南德意志報》注意到,此次東亞領導人會議決定建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東協的某些成員國或許同中國發生圍繞南中國海主權的激烈爭議,而現在,它們卻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建立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上,16個國家就此達成一致。簽署相關協定的談判明年啟動,並在2015年之前完成。在所計劃的這一經濟圈內生活著30億人,即超過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此外,中國稱,該經濟圈的出口貿易佔全球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

「16個國家將屬於這個區域自由貿易區。除東協10國外,還有全球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和日本,以及韓國、印度、澳洲和新西蘭。美國將不在內。但不論從戰略角度還是從純經濟考慮出發,美國都將更多介入該地區。據白宮提供的數字,向該地區的出口佔美國對外出口總量的25%,約240萬美國就業機會取決於同亞洲的貿易。美國在該地區加強活動的一個證據就是歐巴馬總統先後出席東協峰會和隨後的東亞峰會。」

Symbolbild Freihandel Freihandelszone Container Schiff
亞太16國立意建全球最大自貿區圖片來源: Fotolia/ Jens Metschurat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