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團結抗擊 疫情讓我們更願意助人

Julia Vergin | 鄒宗翰 翻譯
2020年4月1日

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許多恐懼和自私的行為,像是恐慌性購買或是在疫情期間開趴。但團結和樂於助人的行為以及同理心也在危機下滋長。

https://p.dw.com/p/3aHZL
Die helfende Hand
每個人助人動機和方式都不同。就像我們給予他人時間、精力、訊息或金錢的原因大不相同一樣。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Kalaene

(德國之聲中文網) 蕾娜是一位學生。她在外出購物時,看到一位老人家在空蕩的罐頭貨架前站了一會兒,什麼都沒有買就走了。這一幕讓她湧起了助人的慾望。

她說:「這個老人家可能要去好幾家商店才能買到他需要的東西。這真的讓我陷入了長考。」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許多人開始反思人性本質,人類自私的那一面。「以我為優先 」似乎是一種普遍的心態。像是官方多次呼籲,說恐慌性購買既沒有必要,社會也不接受,但在很多地方,衞生紙、麵粉、番茄罐頭等都被搶購一空。

其中又以老年人受到的影響最大,他們被敦促留在家中,避免與潛在感染者接觸。

為了把助人者和受助者串連在一起,蕾娜和她的朋友安娜在3月中旬建立了一個臉書群組:「新冠波昂互助會」(Corona Hilfe Bonn)。她說:「4個小時內就有4百名成員加入......現在,已經有1千1百多人加入了這個小組。」

助人也是天性

在這場危機中,樂於助人的天性也很明顯。那麼,我們的社會中是不是可分成利己主義者和利他主義者?好的支援者和壞的恐慌者?

符茲堡大學心理學家博克勒-雷蒂格(Anne Böckler-Raettig)說:「現實情況複雜得多。」她的研究重點放在「利社會行為」,包括目前疫情下民眾助人的意願。

她說:「利社會行為有很多面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我們有時是非常自私的人。有時非常公正、善於合作和利社會。」

蕾娜的群組證明利社會者的多樣性,她說:「很多小組成員都貢獻了自己的經驗,也確定了他們個人的優先事項。」當中有些人想為無家者做一些事情,有些人想為農民做一些事情,還有一些人想支持照顧者。

安娜說:「有一位成員提出要和那些難以面對孤獨的人通電話,這真的讓我很感動。」

Coronavirus - Köln Deutschland Nachbarschaftshilfe Corona Covid19
疫情期間,許多鄰裡發起互助活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Kaiser

利他主義和同理心

博克勒-雷蒂格說:「當我們準備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希望他們過得更好,希望減少他們的痛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利他主義動機。」

但利他主義是否只是純粹以他人的福祉為重仍有爭議。她個人將所有 「有為他人謀福利的動機 」都歸納為利他主義。

當蕾娜看到超市裡站在空蕩蕩的貨架前的那位老先生時,她心想,如果我是他,會希望別人怎麼做。

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和腦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和發展心理學家葛羅絲-維斯曼 (Charlotte Grosse Wiesmann)主要研究兒童時期社交技能的發展。她說:「同理心和同情心是利社會行為非常重要的動機。」

她認為想要助人是天生的。她說:「一歲的孩子就已經會表現出自發的助人意願。比如說,他們會從地上撿起東西,還給把東西掉在地上的大人。」她觀察到,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善於察覺他人的狀況。

她也發現,孩子的樂於助人一開始與利他主義關係不大,反而跟加深社會關係有關。她強調,當孩子認知到他人的狀況,並嘗試著去幫助,就可能發展出共同的行動。她這樣比喻:「我們只能一起舉起一張大桌子。」

她提到:「發展心理學家邁克爾-托馬塞洛(Michael Tomasello)支持這樣的理論。他認為人的主要特徵是合作,認識知到他人的狀況並幫助他人是人類的發展的重要一步。」所以她認為,這次的病毒雖然討厭,也要靠大家一起抗擊。

她還發現,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嬰兒會發展出一種同理心的助人意願。「他們開始認識到他人的情緒,並對其做出反應,比如說,試圖安慰傷心的人。」

Deutschland Frau kauft tiefgefrorenes Gemüse ein
我們認為的那些像「倉鼠囤糧」的購買者,搞不好其實是為了有需要的鄰居們才這樣做。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imageBROKER/J. Tack

你幫我,我就幫你

也許助人不一定和利他主義有關。相反地來說,互惠才是樂於助人的重要動機。誰在需要時得到安慰,就會增加他在別人需要安慰時伸出援手的機會。

所以有可能蕾娜和安娜的動機不僅僅是完全無私地希望為他人做一些好事,而是希望在她們或家人需要時,別人也能這麼做。

這樣說起來,互惠互利可能會引發一種助人為樂的骨牌效應,讓越來越多的人互相支持。透過這次的經驗,蕾娜和安娜的得到的結論是:社會上互助的意願增加了。

對此,博克勒-雷蒂格並不太驚訝。當然,樂於助人也有其壞處。「有時候,你會因為幫人太多而阻止他們自助。」

結果可能讓人對助人者產生依賴性。長遠來看,這將使受助者變得更弱,而不是更強。

她笑著說,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接受幫助是多麼利社會的行為。她的意思是,助人為樂,慷慨解囊,也會讓助人者本身得到回報。所以,接受幫助的人也是在做善事。

團結現象能持續多久

雖然不知道助人的意願是否會隨著疫情升溫而來降溫而去,但博克勒-雷蒂格卻持樂觀態度。

她說:「我們越是經常表現出利社會的行為,並注意到這種感覺有多好,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朋友圈裡,甚至在個人層面上,我們也就越會重複這種行為。」

這又讓我們回到了互惠。蕾娜和安娜目前正在隔離中。到現在為止,她們不缺衞生紙和麵條,但缺了巧克力。於是,她們利用自己建立的網路求助。

在很短的時間內,有11個人自告奮勇,為萊娜和安娜提供了幾塊巧克力。利社會的行為往往表現在非常小的事情上。但是,這一點也不為過。這些巧克力讓蕾娜和安娜非常開心。心理學家博克勒-雷蒂格深信不疑地說:「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