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競爭中的「德國製造」

2008年9月2日

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到處都是閃閃發光的平面彩色電視機,它們的屏幕越來越大,厚度越來越薄。從索尼到三星,各種名牌廠家的產品在這裡應有盡有。在國際強大競爭的背景下,一家德國中等企業生產的電視機特別引人注目,這就是具有七十年歷史的家傳企業「德國製造」的產品:梅茨牌電視機。

https://p.dw.com/p/FA7n
梅茨公司的產品圖片來源: Metz-Werke GmbH & Co KG

梅茨公司成立於1938年11月,開始時只有25名職工,當時正是戰爭時期,電子工程師保爾ㆍ梅茨在弗蘭克地區的菲爾特市開始生產電器。1941年,17歲的何列娜由勞動局分配到梅茨公司工作,後來她與保爾ㆍ梅茨結婚,成了梅茨夫人。

1993年,保爾ㆍ梅茨去世後,他的遺孀何列娜接管了企業。用她的話說,她是為許多忠誠的客戶、為多年工作的職工保住了這個企業。現在,何列娜ㆍ梅茨已經84歲。五年來,諾伯特ㆍ科茨鮑爾博士作為經理幫她打理公司內外的事務。科茨鮑爾說,由業主直接領導的中等企業有很多優點:對市場反應快、決策快、沒有森嚴的等級制度,可以制定長遠的戰略。

為企業的未來及時制定持續發展的戰略正是梅茨的哲學。何列娜ㆍ梅茨自己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梅茨公司與全德國一樣,是一片廢墟。保爾ㆍ梅茨面對斷垣殘瓦不輕言放棄,他生產電暖氣片,掙了一筆錢。1947年,他開始生產收音機。1952年,他進入照相機閃光燈生產行業,直到今天,梅茨的閃光燈仍然出口全世界九十多個國家。

五十年代中期,足球世界盃比賽首次在電視中轉播,梅茨開始生產黑白電視機。菲爾特的廠區爆滿,1957年在齊恩多夫開闢了一個新的生產點。今天,在這片86000平方米的面積上,有開發研製、生產、經銷和售後服務等部門。過去製造電視機、收音機和音響的木質外殼的車間現在是生產塑料零件的設備,這裡主要生產梅茨電視機的外殼。梅茨公司以"全部生產在一處進行"的口號成功地抵擋了貌似強大的競爭對手。

科茨鮑爾經理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與強大的全球玩家有所不同。我們的戰略是,不搞價格競爭,而是走品質、革新、技術的道路,保住'德國製造'的聲譽,因為'德國製造'是我們的的招牌,這是我們獨立自主的基礎。"在德國,一些德國電器的傳統名牌已經名不副實,如根德牌電視機的牌子雖然還在,但許多這樣牌子的背後已不是原來的廠家,最好的情況下,是一家歐洲企業。

儘管如此,看來梅茨公司在千禧年之後有些落後了。世界上的競爭廠家開始了數位革命,推出了平面電視,而梅茨仍然在齊恩多夫生產電子管的電視機。直到2005年,梅茨才在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展出了平面電視。因為梅茨不能作為革新者第一個把新技術推向市場,它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梅茨的原則是,等到新產品在市場上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時,才考慮上馬。

現在齊恩多夫的車間中已不再生產電子管電視機,改為生產數位式電視機,這裡有二百多名職工,是梅茨工作人員最多的部門。梅茨十分重視多年工作的忠實職工,這些職工有靈巧的手、細膩的感覺和豐富的經驗。所以,公司為廠齡25年、40年的職工舉行慶功會,部分人甚至擁有50年的廠齡。

梅茨公司生產的電視機在德國的電器專業店有售。在梅茨牌電視機前的說明詞是:"這不是電視機,這是梅茨!"雖然價格要高於一些國際型的大廠家,但按照市場的通常規律,低價格一般換不來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