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特赦組織看中國死刑方面的進步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7年7月1日

長期以來,人權組織以及中國許多法學家都呼籲中國取消死刑,至少是限制死刑的應用範圍,減少死刑判決的數量。經過曠日持久的討論,中國終於做出了死刑判決必須由最高法院進行最終裁決的決定,以期統一全國死刑判決的尺度,減少錯判。近日,中國最高法院又宣佈更多地對死刑案例進行公開審理。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B88V
押赴刑場圖片來源: AP

減少死刑判決,增加死刑案件審理的透明度。隨著08奧運一天天臨近,長期因大量使用死刑而受到國際間強烈批評的中國迫切希望展示出一派安定和諧的氣氛。中國官方新近公佈,自今年1月1日起最高院收回死刑復核權後,死刑判決減少了10%。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政府現在還是拒絕公佈死刑執行的數量。我們認為,中國修改死刑判決程序,從而減少死刑數量是一個積極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們呼籲中國政府公佈死刑數量,只有這樣公眾才能夠對此進行監督和檢查。」

在國際特赦組織德國分部的普萊特看來,中國在透明度方面仍然沒有跨出關鍵的一步。中國一些法學家曾透露,中國每年被判處死刑的人數高達1萬人。但中國官方一直拒絕承認。

「不少中國專家曾經表示,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復核權後,估計死刑判決會減少20%至30%。換句話說,死刑判決減少10%其實是最低限度。此外,我們還必須問問這是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趨勢。回顧過去十年中國的死刑判決和執行情況,我們看到,死刑判決的緊與松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截然不同。比如1996年,2001年的嚴打時期,死刑判決就大幅增加。因為那時政界想要顯示中國打擊犯罪的力度,因此特意要多判死刑,多執行死刑。因此很難說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再次出現。」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最高法院還公佈了一項法規,規定今後將對更多的死刑案例實行公開審理。目前,中國雖然已經開始對一些案件進行公開審理,但被告者的親屬,法律顧問等常常被拒之門外。尤其是涉及敏感的人權問題的案例。而死刑一審案件幾乎從不公開審理。今年三月,黑龍江虎林市首次進行了該省第一起死刑一審案例的評審觀摩活動,頗為引起社會轟動。國際特赦組織對中國增加死刑案例審理的透明度表示歡迎。

普萊特說: 「許多案件,特別是死刑案件的審理,中國還沒有達到刑事案件審判的最低國際標準。這達到這一標準,肯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比如需要培養大量合格的法學家,但是,最根本的是必須創造一個框架條件,頒布有關刑事法法規,以保證中國從長遠上達到刑事案件審判的最低國際標準。」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