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60608 17. Juni Rückblick

2009年6月17日

56年前的6月17日,剛剛建國四年的民主德國面臨著滅亡的危險。當局只有依靠蘇聯佔領軍的支持才將一場由工人發起的起義鎮壓了下去。一開始這只是一場有數千人參加的反對糟糕的經濟與社會福利形勢的抗議活動,之後則演變為一場席捲全國,參加人數超過100萬的抗議浪潮,人們的訴求也演變為呼籲自由選舉和兩德統一。

https://p.dw.com/p/IJkM
人們每年在柏林塞路(Seestrasse)公墓紀念這個日子圖片來源: AP

二戰結束8年後,東德仍然存在嚴重的經濟問題,民眾中早就醞釀著不滿。而當時的領導人瓦爾特‧烏布利希宣佈進行"有計劃的社會主義建設"更加劇了供應危機。在重工業得到扶持的同時,日常生活用品卻日益匱乏。食品供應非常短缺,奶油、肉類、水果和蔬菜都必須憑票供應。而在另一個德國,也就是聯邦德國,經濟發展卻好得多。這樣的背景,當然也有政治上的因素,促使許多東德人紛紛離開這個國家。僅在1952年,就有18萬人從東德逃走,到1953年6月底之前,又有22萬6000人逃離。儘管如此,拒絕正視現實的東柏林當權者們卻變本加厲,引起民眾更大的憤慨。1953年4月,當局再次提高了肉蛋及含糖類食品的價格。更讓人忍無可忍的是,5月底,官方規定勞動定額上漲10%,這相當於大幅度削減薪水。

蘇聯獨裁者史達林去世後,莫斯科新領導層督促東德改變政策.克里姆林宮的當權者對他們在歐洲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及軍事戰略前哨感到擔憂。東德總理格羅提渥罕見地作出自我批評,承認犯了錯誤,"如果人們背離我們,如果在國家和經濟分裂之外,德國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也破裂,那麼這就是政策有錯。對此,必須勇敢而堅決地作出結論.德國工人階層的先驅脫離了群眾。他們必須重新團結起來。我們的任務是促使這樣的聯合。"

為了讓逃往西方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返回東德,政府許諾歸還其財產。政府還表示,司法部門必須重新審查此前作出的判決。因為濫用法律,監獄囚犯人數一年內增加了一倍,達到6萬人。此外,東德領導層還希望與教會加強理解。但唯獨增加勞動定額這一條依然保持不變。這樣的做法導致了一場最終演變為人民起義的抗議活動。

1953年6月16日,建築工人在政府大樓前呼籲6月17日舉行總罷工。這一呼籲隨著西方電台的報導等媒介傳遍了整個東德。人們非常亢奮,東德政權似乎搖搖欲墜。在一些地方,起義者甚至奪得了當地政權。當蘇聯佔領軍宣佈緊急狀態時,東德政治領導層已經對事態失去了控制。蘇聯佔領軍的坦克開進了起義的中心-柏林的波茨坦廣場。在佔領區邊界線的西邊,西柏林美國佔領區電台的記者對決定這場人民起義命運的幾個鐘頭進行了現場報導。報導中說:"波茨坦廣場響起了槍聲。我們從這裡不能看到,子彈射向什麼地方,是蘇聯軍隊還是持卡賓槍的人民警察開的槍。大約一個營的蘇軍士兵從街道左右兩側出發將示威者推後了約50米。 現在,T-34型坦克中的第一輛開始移動,並恐嚇性地駛向波茨坦廣場的人群。他們離最前面的示威者只有30至40米遠。"

這場人民起義最後遭到軍事鎮壓。數百人傷亡。數千人被關進監獄。為了今後將抗議活動和起義扼殺在萌芽中,東德當權者在1953年6月17日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秘密警察機構,獵取包括個人私生活在內的所有情報。36年後,東德人民再一次掀起了抗議浪潮。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由於莫斯科當時由改革派共產黨人戈爾巴喬夫掌權,蘇聯的坦克因此沒有出動。隨著東德的垮台,社會主義東歐陣營崩潰,其高潮是蘇聯的解體。

Bildergalerie Deutschland Geschichte DDR Aufstand 17. Juni Stalinallee
蘇聯士兵向柏林市中心挺進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Perlia
Bildergalerie Deutschland Geschichte DDR Aufstand 17. Juni Berlin Mitte
東柏林-波茨坦廣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akg-images
DDR Aufstand 17. Juni Berlin Potzdamer Platz Menschen flüchten vor Schüssen
示威者在坦克面前逃散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akg-images
Bildergalerie Deutschland Geschichte DDR Aufstand 17. Juni Leipzig
1953年6月17日,在萊比錫老市政廳前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作者:Marcel Fuerstenau / 樂然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