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四成德國青少年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

2019年11月24日

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德國約有四成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專家們呼籲加強對患病兒童的治療。

https://p.dw.com/p/3Tayx
Symbolbild Depressionen
圖片來源: Imago-Images/W. Zwanz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德國DAK醫療保險公司周四(11月21日)在柏林公佈的"2019年青少年兒童健康調查",四分之一的德國中小學生有心理異常反應。例如言語、運動障礙或其它發育障礙。

例如,年齡在10到17歲之間的青少年兒童中,有2%的人患有抑鬱症。同樣多的人患有焦慮症。根據該醫保公司的調查,全德國約有23.8萬名兒童和青少年患有抑鬱和焦慮症,而且患病女孩的人數比男孩多一倍。

據稱,患有慢性疾病的少年兒童同時患有抑鬱症的風險明顯增加。此外家庭環境也是一個因素。DAK醫療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施多姆(Andreas Storm)說:"尤其是患精神病或具有成癮症狀的父母,其子女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大。"

Symbolbild - Schizophrenie, Angststöru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onstruction Photography/Photosh/D. Holden

這位醫療保險公司負責人指出,許多男、女兒童因患有抑鬱症而接受住院治療。在所有患病的中小學生中,一年內將近8%的患者接受了住院治療,平均住院治療時間為39天。

其中24%的兒童患者有過多次住院的經歷。施多姆批評說,這個比例"太高、不可接受"。他指出,患者出院後的後續治療往往不盡人意,"儘管這對於長期治療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這位醫保公司負責人呼籲彌補現有體系的不足之處。

施多姆說, 患病的青少年兒童在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之前,往往都是默默地忍受著痛苦。施多姆要求家庭、學校和體育俱樂部等業餘團體對孩子們的行為舉止多加注意。他說,"青少年患抑鬱症不應成為禁忌話題。"

漢堡大學附屬醫院的臨床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系教授格雷弗(Silke Wiegand-Grefe)說,精神不振、情緒波動和睡眠障礙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一些症狀。年幼兒童也時常伴有腹痛或持續不適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身邊的人應盡量與孩子保持接觸與交流。

 女孩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幾率之所以是男孩的兩倍,格雷弗教授認為原因是女孩與男孩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她認為"女孩更內向,遇到問題寧願迴避。而男孩更多的是直接面對問題,甚至會使用暴力。"

德國兒科醫生協會主席菲施巴赫(Thomas Fischbach)稱調查​​結果只是"冰山的一角"。他認為可能有很多漏網的病例。

在撰寫" 2019年青少年兒童健康報告"的過程中,研究者檢索近80萬DAK醫保公司未成年保險人的2016年、2017年的醫療檔案。比勒菲爾德大學的衞生經濟學家格雷納(Wolfgang Greiner)主持了該項調查。 

李京慧/文山/(福音教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