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器官捐贈在德國的現狀

2010年5月10日

中國國內,目前大約有100萬人等待捐贈器官做移植手術。而據官方統計,只有1%的患者能儌倖獲得捐贈器官。中國政府決心在人體器官捐贈和移植相關規定方面進行改革。這顯然不是件易事。德國進行器官移植已有幾十年歷史,直到今天,有關器官捐贈的討論還在繼續。

https://p.dw.com/p/NKLO
器官捐獻各國規定各不一圖片來源: AP

薩拉‧貝爾寧擁有一張器官捐贈聲明卡,有這張橙藍相間的小卡片,就意味著同意在死後捐贈心臟和肝肺等器官給急需移植手術的病人。對於薩拉來說,捐贈器官是理所應當的事:

"我如果已經死了,為什麼不把器官捐給需要的人。說不定每個人都可能有需要移植器官的時候,如果人人都願意死後捐贈器官,會幫助許多人。"

大部分德國人不願意死後捐贈器官

像薩拉‧貝爾寧這樣想的人在德國並不多。只有17%的德國人聲明死後願意捐贈器官。大部分人不願意做這個聲明,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覺得自己死後,某一個器官在他人的身體裡繼續存活是件很可怕的事;擔心,摘取器官時只是腦死亡,而身體還有感知,等等。那麼,臨床鑑定的腦死亡就是一個人生命最終結束的標誌麼?願意捐贈器官的人死後,醫護人員是否不會再做復甦嘗試?納戈爾(Eckhard Nagel)醫生是德國倫理委員會成員,他表示:

"從科學鑑定角度說,也以我作為醫生的專業知識為根據,臨床腦死亡是腦功能喪失的不可逆轉的狀態,是一個人生命結束的標誌。"

儘管存在各種擔憂,三分之二的德國人還是贊成器官捐贈這種行為,只不過自己沒有捐贈聲明卡。納戈爾醫生認為,考慮捐贈器官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對死亡這個話題做番分析:

"因為許多人不願意考慮死亡這個問題,所以才有那麼多人不寫遺囑,也不聲明死後願意捐器官。"

捐者意願和病人生命哪個更重要?

歐洲進行第一例器官移植手術至今已經過去50多年,歐洲各國政治家、醫生和神職人員有關如何規範器官捐贈和移植的討論也進行了同樣久的時間。直到今天,歐洲範圍內沒有一個統一規範。在德國,只有像薩拉‧貝爾寧那樣擁有一張器官捐贈卡的人,在死後才可以作為移植器官的捐贈者。而奧地利的情況則是,如果沒有特別做出反對聲明,每個人在死後都可能成為器官捐贈者。有關"捐贈者的意願和等待移植者的生命哪一個更重要"這類話題在德國和奧地利都出現過。奧地利聯邦衞生研究所(Österreichischen Bundesinstitut für das Gesundheitswesen)的普雷舍恩(Maria Preschern)表示:

"奧地利的立法機構最終決定:等待器官移植病人的生命更重要。"

德國有關器官捐贈的討論還在繼續。德國倫理委員會的納戈爾醫生希望,今後不應消極地等待民眾自己去辦張捐贈聲明卡,而是用一個更為積極的方式,主動詢問民眾是否願意捐贈器官。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大家更多接觸和考慮這方面的話題。

作者:Christoph Ricking/謝菲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