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政策法》未正式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

2022年9月15日

周三,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台灣政策法案》。但同最初版本相比,一些條款已被刪除或弱化。

https://p.dw.com/p/4GtrS
Taiwan Flagge
圖片來源: Philip Fong/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政策法》的原始文本中,曾要求確定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並升格派駐對方機構的地位,比如將當前的"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命名為"台灣代表處"。

但周三參議院外委會通過的版本中,則將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改為"在軍備轉讓問題上,應以主要非北約盟國待遇予以對待"。

澎湃社此前報導稱,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同國會領導人會晤之後,參議會外委會決定刪除法案中一些"激進"的提議。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民主黨籍政治家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在法案通過後對媒體表示,經修改過的版本在象徵性的條文內容與原始法案有所不同,但法案的核心並沒有改變。他表示,同防務援助條款相比,這些修改"微不足道"。

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嫩德斯:同防務援助條款相比,這些修改微不足道。
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嫩德斯:同防務援助條款相比,這些修改微不足道。圖片來源: Rod Lamkey/CNP/MediaPunch/picture alliance

"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 縮寫MNNA)是指美國政府確認與美軍有戰略合作關係但不是北約成員的國家。按照美國政府官網的說法:"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待遇是美國與這些國家密切關係的強有力象徵,並表明美國對上述國家之間友誼的重視。雖然MNNA地位提供了軍事和經濟特權,但它並不意味著對被指定國家的任何安全承諾。"

目前美國政府認定的"主要非北約盟友"包括:澳洲、巴西、以色列、日本、巴基斯坦和韓國等18個國家。而根據美國國會2002年9月30日通過的一項法案,台灣一直被視作事實上的主要非北約盟友。

 

(路透社,彭博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