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又回到保護主義盛行的黑暗年月?

石濤、李魚2006年10月5日

本周三,歐盟各國就中國和越南進口鞋類關稅達成一致,在今後兩年內,將向中國出口到歐盟地區的皮鞋徵收16.5%的進口關稅,越南皮鞋的進口稅率是10%。德國之聲記者電話採訪了位於西班牙的中國鞋商會會長,傾聽他們對歐盟新決議的感受。德國鞋商以及製造商對歐盟正式引入懲罰性關稅多持批評態度。

https://p.dw.com/p/9D6N
歐盟認為,皮面鞋傾銷了,該罰!圖片來源: AP

本周三,歐盟25個成員國政府的代表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就對中國和越南皮鞋徵收進口關稅的問題進行表決。本次表決的背景是,今年四月制定的臨時稅率將在本周四到期。而歐盟在舊稅率到期最後一刻才就新方案達成一致,這也體現了歐盟內部對於該問題意見並不一致。歐盟北部國家普遍對於徵收進口稅持反對態度,認為這種設置貿易壁壘的做法破壞了自由貿易原則。而歐洲南部以西班牙為主的一些國家則出於保護本國製鞋業的考慮,要求對中越皮鞋徵收高關稅。

按照歐盟委員會的原定方案是,本次進行表決的進口稅率有效期將為五年,但是在法國的斡旋之下,各方達成妥協,該份稅率有效期將只有兩年。儘管如此,在最後表決過程中,歐盟25國中12個國反對該項議案,但是出席會議的其他9國表示同意,其餘沒有出席會議的四個國家也對徵收進口稅表示不反對。最終,歐盟委員會以13票對12票的微弱差距,通過了對中國和越南製造皮鞋徵收進口稅的議案。

作為中國製鞋業在歐洲實力最為雄厚的一支力量,西班牙的中國鞋商對於這項決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西班牙華人鞋商協會會長劉家楨表示,儘管這次表決通過的進口稅率與今年上半年實施的臨時稅率相比,有所降低,但這對於中國鞋商來說依然是一種不公平待遇。而且,劉家楨認為,歐盟以中國鞋廠受到國家補貼,進行不平等競爭為由,徵收懲罰性進口關稅,這一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就他個人經驗而言,並沒有所謂國家補貼廠商的說法,劉家楨說:

「好像沒有,就我所做的幾個廠家而言,都沒有這種說法。一班中國廠家基本上是賺錢,有利潤的,我的看法是沒有。即使有,也正常。我們在西班牙待了二十幾年了,西班牙做酒的把酒銷到中國,虧了,國家還補貼給他。因為他盡量要把產品推銷到中國去,這種做法也是對的,沒有什麼錯。」

劉家楨表示,對於歐盟的最新規定,西班牙華人鞋商協會將會同中國有關部門對歐盟進行申訴。

布魯塞爾方面此次作出的規定,將只涉及到鞋面部分為皮革的鞋類產品,該類產品只佔歐盟範圍內皮鞋總量的十分之一。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去年,中國向歐盟國家出口了12億雙鞋類產品,其中受到關稅懲罰的有1億4500萬雙。而越南向歐盟出口了2億6500雙,其中8000萬雙被處以附加關稅。在中越鞋類產品大舉進入歐洲市場的同時,歐洲的製鞋業遭到了沉重打擊,過去五年內,歐洲製鞋業縮減三分之一,損失了四萬個工作崗位。

鑑於這一情況,德國批發與外貿聯邦聯合會(Bundesverband des Deutschen Groß- und Außenhandels)說,這是黑色的一日,引入懲罰性關稅不能保證一個工作崗位,而由此帶來的價格升高將全部由消費者承擔,因為貿易領域已不可能單獨經受更沉重的經濟負擔。由此可見,歐盟所謂的自由貿易政策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的玩意兒。

歐洲最大的鞋類貿易商達西曼(Deichmann)對歐盟強行引入懲罰關稅的決定提出批評,達西曼本人對「西德意志匯報」說,經過14個月的緊張談判,產生了現在的結果,真是荒唐!它讓我們又回到黑暗的保護主義盛行的年代。為此付出代價的最終將是消費者,德國鞋價就會上升。這位德國艾森的著名企業家宣佈,他的公司將把生產和採購部分移往國外,他將竭盡全力,讓顧客免受或少受損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