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新冠病毒時期的哀悼

Silke Bartlick
2020年3月26日

裝滿新冠病毒罹難者屍體的義大利軍用卡車的照片震驚了世界。這場災難正在改變人類對待死亡的方式嗎?

https://p.dw.com/p/3a3a2
Italien Poster für Solidarität in Bergamo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Independent Photo Agency Int./S. Agazzi

義大利:疫情下慘烈的一天

(德國之聲中文網)連日來,在義大利北部城市貝加莫,軍用卡車往返不停。新冠病毒罹難者的屍體如此之多,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這樣運送到火葬場。

這些令人不安的照片在網路流傳,傳遞著殘酷的訊息:在新冠病毒流行時期,逝者在告別人世的時候,身邊沒有親人的陪伴;病毒不在乎死者的尊嚴,也不在乎親友的悲慟。

貝加莫是義大利感染人數最多的城市。據當地政府發布的訊息,僅上周就有300多人罹難。大多數逝者在醫院病房裡孤獨地死去,沒有親人或朋友握著他們的手,分擔他們的恐懼。由於存在感染的風險,訪客不被允許進入醫院,而且許多家庭成員自己也處於隔離之中。

病毒制定規則

新冠病毒有自己的劇本。首先,感染者的死亡脫離世間常情。其次,喪親者只能獨自承擔悲傷。眼下,義大利北部舉行的葬禮空前快速,沒有送葬者。排隊等候的時間很長。根據法律,人們仍然不能聚會。

Coronavirus Italien Alzano Lombardo Todesanzeigen an Straße
義大利北部城市貝加莫附近小城Alzano Lombardo:空曠街邊的牆上貼滿訃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P/L. Bruno

由於無法互相拜訪,親朋好友不能親臨葬禮共同回憶死者的音容笑貌。沒有慰籍悲傷的擁抱,沒有並肩告別的葬禮。生者只能依靠內心的強大,通過電話和影片與家人哀悼。

社區居民往往只能依靠報紙上的訃告來瞭解鄰裡的生死。3月13日,當地報紙《貝加莫報》(L'Eco di Bergamo)刊登了整整十頁的訃告。看來,新冠病毒不僅決定我們的塵世生活,還要決定我們辭世與致哀的方式。

死亡被推到一邊

法國歷史學家阿裡耶斯(Philippe Ariès)在他的《死亡的歷史》中論證,西方人的生死觀在19世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那之前的千百年間,死亡是人們熟悉的伴侶,是生命既存的部分。但是,阿裡耶斯(Ariès)認為,現代人壓抑了死亡的觀念,將其摒棄在恐懼之中。在我們以成就為導向的社會中,死亡位於人生計劃之外,它被認為是一種挫敗,你得好自為之。

延伸閱讀:義大利為何病死率如此之高?

今天的人們辭世之際,很少被家人和朋友圍繞,而是消失於公眾視野。在南歐的部分地區,情況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幾世同堂的家庭,生死循環盡在眼前。然而,多數時候,阿裡耶斯在1978年所作的描述完全正確:死亡對我們來說日漸陌生,正從日常生活中隱身而去。

死亡脫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成為一種文化產品供人體驗。舞台上、電影和電視裡的死亡,往往具有壯觀的形式,鮮血噴射而出。死亡已蛻變為一種藝術形式,不斷重複對自身的壓抑。

重歸生活

新冠病毒疫情讓情況變得有所不同:在義大利倫巴第州,不得不用軍用卡車將逝者運往火葬場。毫無疑問:死亡因卡車成列而刺眼,彷彿要重新宣告它在我們生命中的位置,令人無法忽視。

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公共生活因為新冠病毒疫情而停擺,消費和生產處於停滯狀態。人類的損失非常慘重,但是總算能夠聚焦於人道尊嚴和自我保護。對於那些痛失親人、朋友和鄰居的人們來說,這也許是一個小小的安慰。

義大利:疫情下慘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