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與資本主義實際的大劈叉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7月12日

新蘇黎世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毛的旗號還能打多久?」的署名文章。文章認為,中國的現實與毛澤東主張的社會主義恰恰是南轅北轍,新舊兩種思想意識的差距必然要迫使當今領導人解決如何對待毛澤東及其遺訓的問題。

https://p.dw.com/p/5IxC
毛澤東的旗號在中國還能打多久?圖片來源: AP

文章一開始,作者寫了他在北京與流動小販等社會邊緣人員接觸:

「這些社會邊緣人員實際上早已成了中國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他們接觸一下就可看出中國社會的矛盾,中國及其人民就生活在這樣的矛盾之中。這些邊緣人員有所作為或無所作為、他們所作所為的內容、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邊緣地位都從人類社會角度上反映了中國所處的大劈叉形勢:一面是『新中國』創始人的社會主義遺訓,另一面是鄧小平面向市場經濟的開放政策。看來,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烏托邦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遙遠。用經濟學的話說: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指數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高。」

文章接著談到今年春季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訂版,認為憲法的共產主義外表已明顯退居次要地位。文章寫道:

「憲法最重要的更新是把國家保護私有財產及保障人權寫入憲法。為了給去年退下的黨和國家首腦江澤民一點甜頭,他的『三個代表』理論收進了憲法總綱。根據這個理論,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農民,也代表企業主階級。對這一步,甚至官方人士和知識分子也發表了並非沒有嘲諷的評論。誰要認為,中國的精英會死抱著一種僵硬不變的想法不放,那就錯了。中國人普遍講究現實和實用,能把客觀存在的不協調擱置一邊。此外,他們獨特的幽默感和與生俱來的個人主義使他們能夠接受由上頭強加的現實生活。」

文章最後寫的是作者在湖南韶山的見聞:博物館內介紹的是毛澤東的一生,但迴避了1949年以後的歷史。博物館外是攤販在出售從毛澤東塑像到毛澤東接見紅衛兵的錄像帶等各種紀念品,文章問道:

「毛澤東的遺訓真正還能保留多少呢?與1971年出土、具有兩千多年歷史、世界考古界著名的湖南馬王堆木乃伊相比,毛的遺體還很年輕。然而,不斷強調毛的不朽業績是否能使其理論適應現代要求,這就不是一個遺體防腐的專業問題、而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