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充實的訂單,復甦的徵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9月8日

今年7月,由於來自國外的訂貨出人意料地增多,德國工業生產界形勢看好,有望挽回今年6月批發商的虧損。

https://p.dw.com/p/5Xrx
年輕人最盼經濟景氣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經濟部周一宣佈,同上月比較,除去季節因素外,今年7月份的訂貨總量提高了3%,其中來自國外的訂單增加了5.2%,來自國內的增加了1%。由此,德國工業各行業的訂貨量超過今年6月,按行業分,投資物資增長幅度最大,為4.5%。經濟學家解釋這一數字時認為,既可以把它們看成是6月虧空的反彈,但它們也是德國經濟持續復甦的又一印證。令人略感缺憾的是,這回復甦還是按照老一套模式,即國外經濟形勢比國內的好,國外的經濟復甦比國內明顯。不過,經濟學家承認他們曾做過過於悲觀的分析。今年6月德國經濟的訂貨狀況明顯惡化,減少了3.3%之後,他們曾預測7月份的好轉勢頭不會超過1%。

一個國家的經濟如果過分依賴國外經濟發展,是令人擔憂的。分析家們指出,目前,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已開始出現了冷卻徵兆,如果這一現象得以證實,將對德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德國的問題在於它是出口型經濟,因而經濟發展的命運常常取決於別的國家。正是出於這一原因,促進國內消費、帶動經濟發展的思想雖然深入人心,但因各類改革還遠沒有結束,改革的後果仍然未知,人們對前途情願保持觀望,而不去做積極行動。在德國的投資商早減退了熱情,工業界對目前出現的小小起色更多的是懷以猜忌,這是捆住他們手腳的關鍵所在。

基於強勢出口帶動的經濟增長,德國政府同意大部分經濟學家的分析,認為德國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能達到1.5%或2%。工業界訂貨狀況提供非常重要的數據,預測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經濟分析家們都無法離開這一早期觀測指標。但這一數據因為訂貨的短期經濟行為特徵,常常會出現上下浮動。


中國成為德國第10大出口對象國

既然德國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它的出口對象國又是哪些呢?周三,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了有關數字。

今年上半年,德國外貿出口總值為3625億歐元,其中74.6%的去向是15個國家,而中間只包含了5個非歐洲國家,它們是美國、日本、瑞士、中國和俄羅斯。德國最大的出口對象國仍然是法國,接下來是美國和英國。2003年,中國原是德國第11大出口對象國,今年躍居第10位。今年德國前半年的對華出口總額為109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