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債多不愁?現代貨幣理論引爭議

Sabrina Keßler 發自紐約
2019年11月3日

現代貨幣理論的擁護者認為,央行通過印鈔就能支撐國家負債。這項理論在美國遭遇各方批評,但也有來自政壇的支持者。

https://p.dw.com/p/3SMbC
Symbolbild Staatsverschuldung der USA
現代貨幣理論大力提倡:欠債無須懊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L‧蘭德爾‧雷(Larry Randall Wray)看來,一切都相當簡單。這名美國經濟學家25年來致力於研究一條公式,以解決失業、經濟蕭條和社會不均的問題。他的算式是基於現代貨幣理論(MMT),這個理論可以追溯至德國經濟學家克納普(Georg Friedrich Knapp)一百年前提出的的《國家貨幣論》。這項理論大力提倡:欠債無須懊惱。

聽起來像心靈雞湯的一句話,乍看之下完全合理。因為只要一個國家以本國貨幣借貸就不會破產。根據這名經濟學家的理論,國家若缺少收入可以不斷向中央銀行融資,所以國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花錢。蘭德爾‧雷對德國之聲表示,二戰的歷史示範了"經濟奇跡"是如何出現的:"債務是資本主義黃金時期的基石。"

單憑理論,蘭德爾‧雷只算是經濟學的局外人。他與對沖基金經理人、另一名MMT理論先驅沃倫‧莫斯勒(Warren Mosler)共同努力多年,使許多原本晦澀難懂的理論得以被接受。但對多數經濟學者而言,只靠印鈔來為債務融資,聽起來過於大膽。"許多人不理解我們。"現年66歲的蘭德爾‧雷如是說。他認為,錯誤、含糊的論點助長了對現代貨幣理論的不良印象。

巫毒經濟?

最有力的反對者包括全球知名經濟學家,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n)。克魯格曼曾多次反對現代貨幣理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形容該理論是一派胡言及江湖騙術。美聯準(FED)也對這個理論作出批評。美聯準主席鮑威爾今年二月對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表示:"對於那些以本國貨幣欠債的國家而言債務不是問題的想法,在我看來是大錯特錯的。"

Voodoo Pupp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形容該理論是一派胡言及江湖騙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Alto/M. Constantini

就連對高額公共債務持開放態度的美國民主黨人士,也對現代貨幣理論存疑。歐巴馬的前經濟顧問、比爾‧克林頓任內財長勞倫斯‧薩莫斯(Lawrence H. Summers)在為《華盛頓郵報》撰寫的客座評論中寫道,現代貨幣理論是"巫毒經濟"以及"通往災難的道路"。他認為,類似於現代貨幣理論的政策導致委內瑞拉等拉丁美洲國家惡性通貨膨脹。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過去幾年間委內瑞拉的物價上漲了百分之1000萬。

但薩莫斯同意現代貨幣理論擁護者的一個論點:財政政策必須重回美國政府的視野中心。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初剛通過大規模的稅務改革使企業受惠,但稅改所作出的降低人民負擔承諾卻實現得相當緩慢。

與此同時,稅改的副作用已經出現,即國家缺乏財政收入。美國的財政赤字已接近一兆美元,創下7年來的新高。專家表示,在社會支出提高的同時大幅減稅,會對美國財政預算帶來龐大負擔。現代貨幣理論的支持者認為,只有該理論能將一切導回正軌。

靠債務脫困

該概念的核心是在金融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重新進行分工。一般而言,國家通過稅收充實資金,而央行則防止通貨膨脹,但現代貨幣政策提倡的卻是反向的做法:由央行擔任出資者的角色,向政府融資並為資金缺口創造資本。如此一來將能無限創造債務,以此刺激國內的投資並避免經濟蕭條。

這項新理論尤其受到自川普当选後日益壯大的民主黨左翼人士支持。無黨派人士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以及美國最年輕眾議院議員、29歲的奧卡西奧-柯爾特斯 (Alexandria Ocasio-Cortez)都支持現代貨幣理論,認為該理論能成為政治家們昂貴社會項目的經濟基礎。這些社會項目除了廣泛的就業保障、"綠色新政"、生態工業轉變外,還包括推出可能每年將耗費數兆美元的全民健康保險。更高的國家財政赤字是必須的,但支持者論稱,有了現代貨幣理論和印鈔機,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部分現代貨幣理論擁護者的論點,令保守派經濟學家聽了胃疼。美國自由意志主義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 )貨幣和金融替代中心主任塞爾金(George Selgin )表示:"他們用數字來販賣理論。"他指出,雖然各國可以通過無限印鈔,無需擔心無法償還債務,但卻並非毫無風險。塞爾金對德國之聲表示:"濫用本國貨幣,可能帶來通貨膨脹的風險。"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家薩姆納(Scott Sumner)也警告,現代貨幣理論可能帶來"可怕副作用"。他表示:"通過借貸欠債來為政治項目融資是糟糕的主意。"薩姆納稱,今日的赤字可能成為未來世代的重擔,更好的方式是逐步徵收消費稅,從而支持美國經濟。

japanischer Zentralbankchef Haruhiko Kuroda
日本希望通過印鈔,將負債纍纍且人口萎縮的日本帶向可持續增長道路,圖為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圖片來源: Reuters/Ruben Sprich

現代貨幣理論的擁護者並非對理論的危險盲目視而不見。面對外界對現代貨幣理論的成見,蘭德爾‧雷澄清道:"我們知道其中存在通貨膨脹風險。"他表示,美國的貨幣價值尚未受到威脅,美金依舊是強勢貨幣,而一旦發生通貨膨脹,現代貨幣理論的擁護者也有一套解決方案。"為了壓制消費者的購買力,我們必須提高賦稅。" 蘭德爾‧雷指出:"作為補償機制,我們可以在晚些時候提高退休金並改善社會保障。"如此一來又是一次債務融資。

不過從美國和日本這樣的突出案例看來,或許這一切都沒有必要。因為美國國債雖然前所未有的高,但並未出現通貨膨脹。今年二月時通膨率甚至達到2016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此外,民意調查顯示,視減少國家赤字為優先項目的選民比例也不斷減少。

日本政府和央行數年前便開始試驗現代貨幣理論的一些元素。該國希望通過印鈔,將負債纍纍且人口萎縮的日本帶向可持續增長的道路。日本銀行大量購買證券,遠勝其它地方的量化寬松措施。日本的通貨膨脹迄今也維持在歷史低點。

日本央行看似擺脫了經濟引力,但許多經濟學者仍然覺得充滿不定性。日本央行在不喪失信譽的情況下還能持續購買計劃多長時間,如同一場走鋼索般的平衡運動。這是個驚心動魄的試驗,可能為現代貨幣理論鋪平道路,也或許會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