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朗核談判第二天

2012年6月19日

伊朗同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的談判周二在莫斯科進入第二天。能否達成一個將濃縮鈾降低到20%以下的妥協方案,目前仍然是未知數。

https://p.dw.com/p/15Hrp
Verhandlungen über den Atomkonflikt mit Iran in Moskau am 18.-19. Juni 2012 zwischen Vertreter der Gruppe 5+1 und Irans. In diesem Bild die Delegation der Gruppe 5+1; Quelle: Fars
伊朗同5+1小組在莫斯科談判圖片來源: Fars

第一天談判沒有取得進展

美國和以色列暫時放棄軍事打擊伊朗的選擇,但德黑蘭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制裁,這一情勢下,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若出現失誤,所付代價將會尤其高昂。然而,頭一天談判下來,人們卻沒有看到進展的跡象。

5+1小組要求伊朗降低濃縮鈾的程度。濃縮鈾既可以服務於生產核燃料,也可以用來製造原子彈。一名歐盟官員說,伊朗首席談判代表賈立立(Saeed Jalili)在談判的第一天作了一個PPT報告,闡明德黑蘭的5項要求。

第一天談判結束後,俄羅斯文傳電訊社援引俄羅斯副外長利亞普科夫(Sergei Ryabkov)的話說,最大的障礙是雙方的立場相距甚遠,很難達成諒解。歐盟代表團發言人邁克‧曼(Michael Mann)指出,所有的一切都未能達到和諧的程度,"我們交換意見時,氣氛很緊張,話題很棘手。"

雙方的立場難以接近

歐盟重複上月在巴格達重開談判時的立場,即要求伊朗放棄至20%的濃縮鈾的行動。這一濃度已接近製造核彈的要求。伊朗方面除了提出5項要求外,繼續重申以往的立場,即德黑蘭有權進行濃縮鈾;是否接受妥協性解決方案,將濃縮鈾的程度降低到5%左右,還要靜觀事態的發展。

EU foreign policy chief Catherine Ashton, left, and chief Iranian nuclear negotiator Saeed Jalili meet in Moscow, on Monday, June 18, 2012,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high-stakes talks on the controversial Iranian nuclear programme. Negotiators from Iran and world powers started today crunch talks in the Russian capital seen by some commentators as a final chance to solve the crisis diplomatically. (Foto:Kirill Kudryavtsev, pool/AP/dapd)
伊朗同5+1小組談判的雙方首席嗲表阿什頓(左)和賈立立圖片來源: AP

周三的談判於中歐時間8點開始,伊朗等待對方就前一天提出的5點要求、尤其是在濃縮鈾議題上給予回答。

所謂的5+1小組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上德國,而此次談判代表團團長是歐盟負責歐盟外交的高級官員阿什頓 (Catherine Ashton)。

俄羅斯和西方表現團結

此次會談顯現出西方同俄羅斯之間鮮有的團結。周一,在墨西哥舉行的20國峰會間歇,美國總統歐巴馬同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時共同向伊朗方面發出警告,呼籲該國遵守核不擴散義務。兩位總統說,伊朗必須"做出真正努力,恢復國際社會對其和平開發核能的信任。"周一晚,伊朗代表團趕緊召集同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普丁高參帕特羅舍夫(Nikolai Patrushev)的緊急會議。周二,伊俄雙方還將舉行雙邊會談。

Bild eines Flugzeugs der iranischen Fluggesellschaft "IranAir". Quelle: ISNA (Iranische Studenten Nachrichten Agentur) ***Iranische Quelle ohne internationales Copyright*** Geliefert von: Pedram Habibi
受到制裁嚴重影響的伊朗航空業圖片來源: ISNA

西方不斷譴責伊朗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外衣下,企圖製造核武器。而這一指責卻不斷遭到伊朗方面的駁回。主持本次談判的東道主俄羅斯一直推行著小心謹慎的伊朗戰略,既提醒伊朗重建國際社會信任的重要性,但又避免直接批評德黑蘭旨在軍事目的的濃縮鈾。

如果伊朗接受5+1小組的要求,降低濃縮鈾的程度,該國將從西方得到和平使用核能的技術支持以及航空領域因制裁而短缺的飛機零件。

來源:法新社 編譯:李魚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