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拉克危機:美國派兵,中國派記者

2003年2月14日

水均益到了巴格達。誰是水均益?對於國外媒體來說,水均益還構不成一個概念。然而這位中國的王牌記者和主持人擁有的觀眾量足以讓那些美國的同行相形見絀。中國的媒體已經不是過去的媒體了。

https://p.dw.com/p/3Gfl
真正意義上的新聞自由還沒有到來,中國的報業大戰早已白熱化圖片來源: AP

十二年前的那場海灣戰爭中,中國只有三到四名記者駐扎海灣地區,他們全都來自新華社,他們的報導口徑就是中國政府的立場;十二年後的今天,海灣地區再次布滿了戰爭的陰雲,中國將有上百名記者奔赴那裡,他們的任務是冒著生命危險將「戰地新聞」發給中國大大小小電視台和上千家報紙。

海灣戰爭一觸即發,中國駐巴格達使館的大部分人員和絕大多數中國僑民都已經撤離了伊拉克。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有「新聞賣點」的地方,這是國外媒體奉行的原則,也是漸漸滲透中國媒體的游戲規則。在西方國家,新聞的自由自然導致了媒體競爭的自由。而在中國,媒體卻沿著一條中國特色的道路在發展。

一方面,中國的媒體依然受制於嚴格的新聞檢查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原則也使得即使象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這樣的官方媒體也要考慮收視率和發行量。目前,中國的媒體雖然在政治題材上繞不過嚴格的新聞檢查制度,卻可以在「軟性」題材上大做文章。例如在體育、娛樂和聳人聽聞的災難性新聞報導上,中國的大多數媒體都有相當的自由度,於是「名記」、「名嘴」和「娛記」才成為中國社會上十分風光的人物。

這一次海灣戰爭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戰地記者」人數之多,讓人看到中國的新聞媒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千家報紙發同一條新華社新聞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不過,中國媒體「重兵」開赴巴格達,這與其說是對和平與戰爭本身的關心,倒不如說是將爭奪觀眾與讀者的國內媒體商業大戰搬到了伊拉克。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對此評論說:「中國的媒體為爭奪國人的視線而展開了生死大戰,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字-錢。」李希光認為,中國媒體預見到,海灣戰爭會成為一個常熱不衰的「新聞賣點」,「炒作」戰爭是媒體行業競爭下的一種需要。對於媒體來說,李希光認為海灣戰爭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蘋果。」

隸屬於「人民日報」的北京「環球時報」總編孟宇紅說:「那裡(伊拉克)的新聞很熱,出於新聞報導的考慮,我們將派兩名記者前去。」

中國媒體在國際新聞報導上的突破性一步是在1999年南斯拉夫危機中邁出的。當時,除了新華社,還有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和一些地方媒體也派出了「戰地記者」。

在當前的海灣危機中,中國記者數量上的劇增並不等於說中國政府放鬆了對訊息傳播的控制,記者們的報導也不會犯「路線方針」上的錯誤。但是,李希光認為,每家媒體都會讓自家的報導「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他說:「我不認為政府真的會為戰地報導定下一個明確的方針。各媒體懂得如何迎合中國觀眾與讀者的口味。中國人的口味可能有100多種,所以我們就派了100多名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