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以薩達姆下場為鑑,金正日恫嚇美國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4月25日

北韓又一次盡可能地展示了其令人難以捉摸的稟性:還在秘密談判期間,它便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對美國的戰爭威脅。平壤的原話是,華盛頓將在發起進攻時遭受「致命的打擊」。

https://p.dw.com/p/3Z7x
金正日不想成為下一個薩達姆圖片來源: AP

北京三方會談曾一度宣佈提前結束,但又得以繼續進行。似乎這些還不夠,根據美國方面透露的消息,北韓最後還標榜已經擁有了核武器,並且有權進行試驗、輸出、甚至在必要情況下使用核武器。

目前幾乎不能客觀地判定,上述情況究竟與事實相符,還是北韓為在談判中獲得最佳結果而發出的恫嚇。無論如何,平壤最近發出的威脅無異於玩火。這不僅僅是因為一旦美國做出相應的回擊,這樣的威脅往往會依照自己的危險邏輯繼續發展下去;也是因為,地區軍備競賽將更加獨立貧困的北韓,而且長遠看來,還將把它推上財政崩潰的邊緣。

北韓從伊拉克戰爭中吸取的教訓是:為了保護自己不遭受進攻,必須進行軍事恫嚇。如果平壤為此求助於核武器,這樣的選擇所遵循的邏輯恰恰是一些大國數十年來改採取的一種牽制手段。但是,時代變化了。如今人們無法知道,美國政府中的一些政治家究竟敢在多大程度上鋌而走險。而朝鮮半島局勢的升級,也絕不符合平壤傳統的盟友中國的利益。中國有著足夠的自己的問題,因此需要的是穩定的局勢。

正是要以此為出發點進行今後的談判,因為有一點是清楚的:核武器並不能取代潛在的投資者,至少長期看來是不能的。北韓的共產黨政府要想在經濟和政治上繼續存在下去,必須依靠來自外部的援助,而這些援助則必須加以前提條件的限制。除了迄今在北韓核危機中低調出現的美國外,北韓的強大鄰國中國也應義不容辭。如果說這一地區還有人可以向平壤政權指出其應該遵守的分寸,那就是北京了。即便出於自己的利益,北京也應該施加影響,遏制北韓核危機造成的威脅。

北京談判提前結束,相約繼續敞開外交大門

4月25日上午,美國方面代表、助理國務卿凱利以及北韓代表、外務省美國局副局長李根分別同中國外長李肇星舉行了單獨會晤。之後,三方舉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談,便提前結束了北京三方會談。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則公開表示,北韓方面不應簡單地離開談判桌。現在平壤顯然已經明白,美國及其盟友是不會被恐嚇所嚇倒的。他說:「我們不會被嚇倒,也不會對恐嚇做出回答。我們需要做的是消除威脅,幫助北韓創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被問及美國是否考慮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時,國務卿鮑威爾面對華盛頓亞太理事會代表做出的回答是模棱兩可的。他說:「我們將繼續保留所有的可能性。不過布希總統相信,可以通過外交和政治手段找到和平解決危機的途徑。」

鮑威爾再次強調說,最終目標是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這關係到所有國家的利益,比如鄰國韓國、中國,俄羅斯以及國際社會。北韓核危機不僅僅是一個北韓和美國之間的雙邊問題。

今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告訴路透社記者說,「這次北京會談是開始解決北韓核危機的一個良好開端,各方同意,通過外交渠道,就繼續會談進程保持聯繫。 」

不過,劉建超並未就美國在三天會談中對北韓方面聲稱已經擁有核武器做出何種反應透露任何消息。北京會談後,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也沒有立即就此進行公開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