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資美股退市風險升高 投資人轉戰港股

2020年12月12日

隨著中資被強制從美國股市退市的風險增加,全球基金經理正在減持在美國上市的股份,轉而投資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https://p.dw.com/p/3mavD
Vietnam Hanoi | Jack Ma
馬雲的阿里巴巴會告別美國股市嗎?(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H. Dinh Nam

(德國之聲中文網)隨著被強制從美國股市退市風險的增加,全球基金經理正在減持在美國上市的阿裡巴巴、网易和京東等中資企業的股份,轉而投資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作為中美兩國不斷升級的緊張關係的部分結果,去年9月開始傳出這些企業有摘牌風險。川普政府要求中資企業遵守美國會計準則,否則會設法將他們踢出華爾街。

如今威脅成為現實。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川普应該很快就會簽署實施。一旦實施該項法律,在美上市的外國企業如果連續三年拒絕接受美國的會計審計,將會被摘牌退市。

延伸閱讀:蓬佩奧指中企作假帳 籲全球證交所收緊監管

由於中國法律禁止大多數中國大陸公司披露可能被視為國家機密的訊息,導致它們往往無法通過此類審核,因此存在退市風險。

馮托貝爾資產管理公司駐紐約的投資經理班志馬(Brian Bandsma)說,"這一直是你意識到的潛在風險,現在真的變成了現實。"

班志馬稱,他已開始將中國企業的美國存托憑證(ADR)倉位轉向香港。他說有兩條路可走,他選擇的是一條速度比較慢但成本較低的路。他說,"如果看到風險逼近,我們可以迅速地轉換。"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主管姚鴻耀(Nicholas Yeo)稱,他的基金也在調倉。"其實上市地點沒有那麼重要。為了謹慎起見,我們只在香港市場購買同一家公司的股票。這種轉換非常容易。"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像阿裡巴巴、京东、網易、百勝中國和新東方等美國上市公司已經在香港上市。

據摩根士丹利訊息,拼多多、唯品會和嗶哩嗶哩等其他20多家在美國上市(ADR)的中國企業也具備在香港第二上市的資質。

先走一步的投資人

總部位於紐約的金瑞基金(Krane Funds Advisors)Krane Funds Advisors的首席投資官埃亨(Brendan Ahern)認為,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轉持來自亞洲和歐洲的投資人,他們希望與自己的投資者基礎保持一致。

新加坡政府擁有的投資公司淡馬錫在9月份表示,它已經將手中的阿裡巴巴股份的一半(價值約30億美元)從美國換到了香港。

銘基亞洲基金在7月告訴投資者,它在美國和香港市場均持有阿裡巴巴等中国企業的股票。

對於美國投資者來說,還可以選擇在流動性較低的場外交易(OTC)市場持有騰訊等中國企業。

埃亨相信,中美兩國最終會達成一個方案,避免中國企業全面退市,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投資於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的超過2兆美元的美國資金。

"(我們)不會袖手旁觀,因為我們有保護投資者的信託義務。"埃亨表示,該公司已經做了一次阿裡巴巴美股转港股的測試,顯示程序 "非常簡單"。

基金經理們表示,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完全可以互換,沒有多少價差和成本。

不過,一位與ADR存管機構合作的律師匿名告訴記者說,在最壞的情況下,中國公司的大量出逃還是會影響投資者,並降低美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如果把知名的成功公司從美國交易所趕走,那麼倫敦和香港或兩者都可能因此受益變得更加強大,會讓人覺得是比美國交易所更好的選擇。"

馬雲:科技巨擘 人生贏家?

 

張平/葉宣  (路透社)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