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菲承諾深化關係 馬尼拉: 不只著眼於南海分歧

2023年4月22日

中國和菲律賓在周六承諾共同努力,解決雙方在南海的分歧,並深化雙邊關係。馬尼拉稱,兩國關係不僅僅只包含南海分歧這一方面。目前,美菲正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而美國與中國正在印太地區競爭戰略優勢。

https://p.dw.com/p/4QR47
正在菲律賓訪問的中國外長秦剛與菲律賓外長馬納羅會晤
正在菲律賓訪問的中國外長秦剛與菲律賓外長馬納羅會晤圖片來源: Gerard Carreon/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長秦剛於周五(4月21日)開始對菲律賓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周六,秦剛與菲律賓外長馬納羅(Enrique Manalo)在馬尼拉舉行了會談。

「差異不應妨礙我們管控分歧」

據路透社報導,這位菲律賓外長在會談開始時表示,馬尼拉與北京的關係不僅只包含兩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分歧這一方面。馬納羅說:「這些差異不應妨礙我們尋求有效管控分歧的方法,特別是在尊重菲律賓方面權利的問題上,尤其是漁民享受權利方面。」這位菲律賓外長還補充說,這些漁民的生計因水道上的一些事件和行動而受到損害。

自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2022年6月上任以來,菲律賓已經對該海域的中國漁船以及菲方所稱的中國在這一戰略水域「咄咄逼人的行動」提出了數十次外交抗議。

不過,小馬科斯於今年1月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成為今年第一位訪華的國家元首。中方為小馬科斯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中國官媒當時關於這次訪問的報導中沒有聚焦「南海」,而是著力強調中菲睦鄰友好關係,以友好協商方式處理「海上問題」的願望。兩國也發布了《中菲聯合聲明》。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今年1月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成為今年第一位訪華的國家元首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今年1月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成為今年第一位訪華的國家元首圖片來源: Shen Ho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中國外長秦剛這次訪問菲律賓,正是兩國近來高層互動的延續。秦剛周六在馬尼拉表示,中菲兩國要共同努力,延續友好傳統,深化合作,妥善化解分歧。他表示,共同努力將有助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他也將於周六晚些時候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

專家:能否改善中菲關係取決於北京

駐菲律賓地緣政治分析師兼菲律賓-中東研究協會(PMESA)南亞及東南亞研究主任吉爾(Don McLain Gill)在秦剛此行前向DW表示,中菲外長此次會面,旨在緩解中菲緊張局勢,並可能尋求替代途徑,以利於建立起一個更易於管理的雙邊關係。這位專家還稱,此行或能改善中菲關係,但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京怎麼做,「如果北京想要與鄰國建立一個有利的環境,就必須放下自己的利己主義野心。」

在秦剛這次訪問前不久,菲律賓宣佈將增設四個美國軍事基地。路透社報導指出,這四個美軍基地中的兩個是朝北面向台灣。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將於5月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菲律賓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國家。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4月14日在「中菲關係馬尼拉論壇」上講話時表示,美國企圖利用EDCA(《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基地干涉台灣問題,稱「菲方有人聲稱向美新增開放四個軍事基地是為了保護菲在台15萬勞工的安全。如果菲方真正擔心在台15萬勞工的安危,那就更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台獨』,而非向美開放緊鄰台海的軍事基地,這樣只會火上澆油、推波助瀾」。

彭博社4月19日報導稱,小馬科斯將與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談話,就後者近期引發爭議的「涉台發言」進行對話。報導指小馬科斯對其言論感到「有點驚訝」,期待黃溪連給出解釋。

圖為4月22日中方代表團在馬尼拉與菲律賓方面舉行雙邊會晤
圖為4月22日中方代表團在馬尼拉與菲律賓方面舉行雙邊會晤圖片來源: Gerard Carreon/REUTERS

秦剛訪問正值美菲聯合軍演

美菲於4月11日舉行「2+2」部長對話,同意擴大軍事合作。目前,超過1.7萬名菲律賓和美國士兵正在菲律賓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這招致北京的批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菲律賓「一味迎合域外勢力不僅無法維護自身安全,反而將加劇局勢緊張、危害地區和平穩定,也必將殃及自身」。

菲律賓和中國在南中國海有主權爭議。中國對幾乎整個南中國海提出主權要求,這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多個國家對於該海域的主權主張重疊。

多年來中國在南沙群島(西方稱「斯普拉特利群島」)等爭議地區部署艘海警船和漁船,並填海造島,修建飛機跑道、部署導彈。

菲律賓在南中國海實際控制的島礁總共有11個。

海牙國際常設仲裁法院在2016年作出一項裁決,不支持中方「九段線」的主權主張,認為中方主張沒有法律基礎。中方則稱該仲裁結果是「非法、無效」的。

南中國海海域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每年有價值約3兆美元的貨船通過,並被認為有豐富的礦產和油氣儲藏。除了中國和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等也都對這片海域提出主權主張。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