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貿易戰:數據曝北京採購承諾存巨大缺口

2022年2月9日

美國公佈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採購遠不及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承諾,美國官員呼籲中國採取「具體行動」,對此中國如何回應?中美下一步會如何談判?

https://p.dw.com/p/46icT
China | Containerhafen in Qingdao
中國2021年進出口突破6兆美元。照片為中國青島港口。圖片來源: Yu Fangping/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12月對中國貨品出口下降,遠遠未兌現前總統川普时期,中美兩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作出的兩年採購承諾。

美國普查局周二(2月8日)表示,美國2021年與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擴大450億美元或14.5%,達到3,553億美元,是2018年創下4,182億美元記錄以來的最大逆差。而2020年對華貿易逆差則達到3,103億美元,在疫情的影響下,創下了10年來最低。

該數據顯示,中國遠遠沒有兌現在2017年基礎上,增購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製成品、能源和服務的承諾。

美國前總統川普执政時,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阻止了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持續了將近三年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但保留了雙方針對對方數千億美元的產品進口實施的關稅。

該貿易協議於2021年底到期,中國承諾將在兩年內額外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但並未實現此目標。

相距甚遠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鮑恩(Chad Bown)對美國普查局的數據分析稱,中國僅兌現了兩年商品和服務採購目標的57%。

他指出,北京對第一階段所協議的商品、能源和服務的購買規模甚至不足以回到中國2017年對美國採購的基線水準。受到報復性關稅影響,中國對美國商品的採購在2018和2019年減少。

鮑恩說:「換句話說,中國沒有購買協議中承諾的額外2000億美元的出口。」並稱,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量超過了2017年的基線規模,但只達到了739億美元,是該類產品兩年增購目標的83%。

向中國出口服務曾是美國貿易的亮點之一,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削減了中國赴美旅遊和商務旅行,中國學生前往美國留學的數量也減少,服務出口急劇下降,只達到目標的52%。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關於這些數據的評論。不過2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作為原則,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沒有贏家。

美國副貿易代表莎拉‧比安奇(Sarah Bianchi)上周指出,中國未能履行其在該協議下的購買承諾,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對話「非常困難」。

拜登會繼續對華貿易戰嗎?

協議空間?

美國官員周一早些時候還告訴路透社,他們希望中國政府採取具體行動,彌補其購買承諾的不足。若中國官員「顯示出就其購買承諾達成協議嚴肅看待,他們將繼續目前的會談」。

中國一直希望取消第一階段協議所留下的數千億美元商品的關稅。該協議包含一個條款,即雙方「預測」中國的購買量「將在2022至2025年繼續增加」,但沒有具體目標。

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主任傑米森‧格裡爾(Jamieson Greer)曾幫助談判第一階段的協議,他說該條款可被用來追求「對已經錯過的事情進行追溯執行」。

(路透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