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生物」爭端可能引發貿易戰

2002年2月19日

中國最近公佈了一個法令,從3月20日開始,禁止進口會給人、畜或環境帶來危害的轉基因食品。就在布希前往中國之際,中美之間面臨著爆發貿易戰的危險。

https://p.dw.com/p/1rv6
中國模特兒們穿著大豆纖維做的服裝圖片來源: AP

中國最近公佈了一個法令,從3月20日開始,禁止進口會給人、畜或環境帶來危害的轉基因食品。每一個進口商都必須主動遞交無異議證明。

但由於標準的定義不明確,美國和加拿大的企業受到很大的衝擊。他們將這個規定視為貿易障礙,因為誰也不知道該如何獲得進口許可。另外,檢疫費、各種文件和標籤將使進口成本大大上升。

一個美國官員說:這條規定首先影響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美國。美國至今每年向貴國出口價值約10億美元的大豆。而美國大豆的三分之二是轉基因產品。

中國生物學家陸寶榮說,中國遭受的環境污染及其帶來危害已經太嚴重了,「因此,我作為科學家真的必須三思,我做的事情中會不會有什麼可能進一步危害生態平衡。這裡面也包括轉基因產品的放行。中國是個這麼大的國家,轉基因產品很容易沒有任何控制地一湧而入。如果這種產品真的造成危害,那就是災難性的。到那時一切都晚了。」

一方面,中國從八十年代開始巨額投資於生物技術,以求得農業現代化。另一方面,中國領導人始終由於其潛在危險而猶豫不決。至今為止,中國只商業性種植一種轉基因產品,即抗害蟲的棉花。

轉基因食品至今沒有放行。當然,中國在進行室外種植抗病、抗乾旱的稻子、小麥和馬鈴薯的試驗。中國目前是轉基因水稻種植試驗的世界主力。中國甚至計劃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術產品的生產國。

生物科學家陸寶榮一方面表達了對轉基因食品的疑慮,但另一方面又是這方面研究發展的積極參與者。他說:中國在生物技術方面近年來進步確實很快,但仍大大落後於美歐,「我覺得,政府首先要考慮的是為巨大的人口生產足夠的食物。以傳統的種植方式已經辦不到了,因此生物技術便成為一種工具,因為土地越來越少,水越來越少。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力量集中在生物技術上。」

中國科學家的這種觀念給美國穀物出口商帶來了一線希望。二月初,一個美國代表團在北京進行的轉基因產品出口談判無果而終。中國農業部長杜青林雖然說,他希望雙方能夠達成協議,但他的態度卻是強硬的。現在要看布希和江澤民如何巧手撥開這一觸即發的貿易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