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挑戰」亮相今年萊比錫書展

德國之聲 哈爾提克2005年3月29日

萊比錫書展和法蘭克福書展最大的區別,也是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真正面向讀者的展會。德國記者沃爾夫岡.赫恩的新書「中國的挑戰「亮相今年的書展,作者和德國著名雜誌「明鏡周刊」的資深編輯施特凡.西蒙斯共同介紹了這本新書,並和讀者一起探討未來中國將面臨的挑戰。

https://p.dw.com/p/6QwZ
萊比錫書展直接面向的是愛讀書的人圖片來源: dpa

擁有800多年悠久歷史的萊比錫展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展覽中心。它曾是前東德唯一的展會,也是東歐最大的展會。早在那個時候,萊比錫書展就聞名遐邇。兩德統一後,萊比錫書展和世界最大的圖書交易會法蘭克福書展開始了角逐。正是在這場競爭中,萊比錫書展越來越散發出它獨特的魅力。

每年三月,各地的出版商,社會名流和圖書愛好者們都雲集萊比錫書展。今年的觀展人數又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四天的展會(3月17-20日)吸引了10萬8000名參觀者,比去年多出6%。大多數參觀者都希望在萊比錫書展上瞭解各地出版社推出了哪些新書。共有來自31個國家的2142家出版商前往萊比錫參展。

不僅參觀者對萊比錫書展褒獎有加,大多數出版商也同樣如此。90%的展商對展會感到滿意,並準備明年繼續參展。許多出版社都非常珍惜萊比錫書展提供的這一接近讀者的機會。柏林佈雷特出版社的門格爾女士說:「從萊比錫書展的頭一天起就有讀者來到我們的展台,他們以前並不知道我們,通過展會認識了我們的出版社。」

和法蘭克福書展相比,萊比錫書展規模較小,更讓人感到親切,氣氛也更好。萊比錫書展最負盛名的是它在展會期間舉辦的 「萊比錫讀書節「,她也是歐洲最大的文學節。

「中國的挑戰」亮相圖書節

書展上也不乏有關中國的新書,比如德國記者沃爾夫岡.赫恩的新書「中國的挑戰「。赫恩和德國著名雜誌明鏡周刊的資深編輯施特凡.西蒙斯共同介紹了這本新書,並和讀者一起探討未來中國將面臨的挑戰。赫恩說:「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政府是否能夠處理好三大問題,即社會問題,地區差距和生態環境問題。這三大問題中國政府都已經認識到,並試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解決它。「

明鏡周刊的編輯西蒙斯則對中國政府處理台灣問題的做法以及推出反分裂國家法提出質疑:「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是中國人長期的願望,中國的這項政治訴求並沒有因為推出這部法律而發生改變。但是,用法律的形式把它確立下來卻讓人產生了這樣的印象:一旦台灣方面觸犯該項法律,北京將自動做出回應。」 西蒙斯認為,這項法律將導致矛盾進一步升級。

和這場有關中國的討論會一樣,萊比錫讀書節的其它許多討論會也都和當今現實密切相關。德國外長菲舍爾在展會上就德以建交四十周年發表了講話。德國國內的問題,比如德東居民與德西居民特殊的關係也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

除了許多印刷書籍外,參觀者還可以瞭解到哪些有聲讀物新近問世。萊比錫書展是德國有聲讀物業最大的展會,順應了有聲讀物越來越受歡迎的趨勢。儘管在同一個周末,科隆也舉辦了盛大的文學節,萊比錫書展今年的參觀者人數仍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這裡面當然也有有聲讀物的功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