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發起石油攻勢,美國政界驚慌

2005年6月27日

中國的石油消耗量急劇增加,現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但中國的石油資源列於世界十大產油國之外,中國必須大量進口原油才能滿足能源需要。商報說,中國在全球發起了石油攻勢:

https://p.dw.com/p/6pxM
中海油人員在視察美國尤尼科石油公司的設備圖片來源: AP

「 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直接反映了中國對石油和其它原料難以滿足的飢渴。過去幾年,中國的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向安哥拉、加蓬、印度尼西亞、委內瑞拉和蘇丹的石油開采業投資數十億美元。中國的集團公司進行國際擴張不怕花大價錢。例如兩年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花費5200萬美元買下亞塞拜然的兩個油田。據能源訊息集團的估計,這筆費用比排名第二的最高開價還高出兩千萬美元。除了費用以外,中國在追逐原料也不畏懼政治風險,在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吃閉門羹的地方,中國在積極活動,伊朗就是其中之一,其石油儲藏量佔世界第三。」

中國積極在海外投資油田和煉油廠,引起了美國政界和經濟界的的驚慌,法蘭克福匯報援引美國人士的言論寫道:

「中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傾向於擁有巨大原料儲藏量的國家。美國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科夫斯基女士警告說,『中國已把對原料的競爭推進到我們的後院』。中國的國有公司集團無所顧忌地在緬甸這樣西方抵制的國家撈取好處,這不僅破壞了地緣政治平衡,也挑撥離間了產油國和世界石油大集團之間迄今為止達成的均衡。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吳康說,『中國的國有企業集團能提出其它競爭對手出自經濟考慮無法提出的條件。』美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認為,『中國在獲取石油方面跨出自己的邊界越遠,它就越不可避免地與其它國家的能源戰略發生衝突』。」

在石油問題上,美國的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加利弗尼亞州的兩名美國國會議員致函布希總統,要求制止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收購尤尼科。法蘭克福匯報的評論對美國的保護主義很不以為然:

「中海油準備以185億美元收購尤尼科,這是至今中國公司向外國企業提出的最高報價,但這件事正處於美國首都許多人對中國沒好氣的時候。就業崗位轉向中國、紡織品進口的急劇增加和北京堅持人民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等現象明顯損害了氣氛,美國國內要求政府向世貿組織控告中國匯率政策的內政壓力正在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只能希望,在對中海油收購尤尼科做贊同或反對的決定時,美國的保護主義傾向不要起到關鍵作用。」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