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當代藝術展:看不懂也是感受

2002年10月4日

對西方人而言,中國藝術就是諸如宣紙上的中國水墨畫、臉譜化的京劇和高山流水古琴二胡等一些看不懂聽不懂、但卻很有距離感和朦朧美的東西。今天,這種狀況該改變了。中文部記者徐荔媛發來報導。

https://p.dw.com/p/2ipW
參展藝術家陳余的油畫系列之一「無題5A」圖片來源: Stiftung für Kunst und Kultur e. V.

改變中國藝術在西方的舊印象

什麼是中國的藝術?在大多西方人的印象裡,中國藝術指的就是水墨書畫、京劇、雜技、國樂之類的稀奇東西,就像「中國人」這個概念,永遠指代那些好萊塢電影中在唐人街裡的旗袍小腳、長袍馬褂、留著小鬍子和長辮子的人群一樣。 但是,策劃這次 「中國當代藝術展」的項目藝術指導 斯梅林先生卻斬釘截鐵地說:「這種印象是錯誤的!中國藝術包涵了更多的東西,我們正是要告訴人們,今天的中國藝術意味著什麼。藝術是映射現實的一種方式,當代藝術則呈現了藝術家們對這個國家裡發生的社會的、文化的、經濟的發展的反應。」

波昂藝術與文化基金會的斯梅林先生積極促成這個藝術展,將中國當代藝術介紹給德國觀眾。一年半以來,他和中國方面精心策劃了這個中國當代藝術展,目的之一就是要給西方人換換腦,撕去長期以來烙在西方人腦中那一幅早已過期的關於中國的舊年畫,取而代之換上一幅全新的、有時代感的,並且用藝術語言表現的中國當代社會與人文景觀。

出自近40名中國畫家的150多幅藝術作品千里迢迢被送到了杜伊斯堡的屈佩爾斯米勒博物館,從10月3日起到2003年1月12日,在這裡作為期三個多月的展出。屈佩爾斯米勒博物館曾是矗立在萊茵河內河港的一個大谷倉,後來被改造成的德國唯一的一家完全私人性質的藝術博物館。所以,這次的畫展也經由幾家企業贊助才得以成功舉行。畫展的中方策劃人之一,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范迪安先生表示,這次展出的作品之多,規模之大,也是在海外中國當代藝術展中少見的。大部分作者是近年來在中國藝術界較為活躍的中青年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代表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最高水準。

Tang Zhigang
Tang Zhigang, "Children in Meeting", Öl auf Leinwand 180 x 210 cm, Chinart Zeitgenössische Kunst aus China, Museum Küppersmühle Sammlung Grothe圖片來源: Stiftung für Kunst und Kultur e. V.

唐志岡的油畫系列:「開會的小孩」

看不懂也是一種感受

展出作品分別有油畫、攝影、雕塑、裝置和影像等,從前衛的標誌性叛逆到批判現實主義,再到抽象主義風格,無論是畫面還是雕塑、裝置,傳達給西方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那是在傳統的中國山水畫,即便是墨分五彩的寫意畫中,也難以達到的。

青年畫家陳余的油畫系列「無題」,呈現的是一位中年男人睜眼閉眼,或是饒舌偷笑的頭像排列。這些酷似官僚主義臉譜的圖像似乎傳達出一種會心的、愚弄的、或是嘲諷的訊息,但正如作品所標榜的「無題」一樣,沒有終極的主題,讓觀眾似是而非,揣摩不透。

攝影家海波的系列作品「他們」,則用一組今昔對照的真實影像、黑白與彩色造成的強烈視覺反差,深刻體現了時間和社會變革在普通中國人身上留下的真實印跡。

從紐約回歸北京的藝術家王功新的作品「我的太陽」,則是一個長達七分鐘的錄像,由三個屏幕拼成一組同時播放和不斷變換的場景。一位農民老大媽的形象在屏幕上被大量複製,光影變化中隱隱約約表現了一個「人與太陽」的關係的故事。如果說現代藝術更凸顯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和表達內容的多元化,那麼,在注重對形式的追求上,現代藝術,尤其是前衛藝術,是否考慮藝術作品所蘊涵的訊息能被觀眾接收呢?參展藝術家王功新認為:「藝術家闡述一種觀念,這種觀念傳達給觀眾是開放的,可以在不同的觀眾,老的小的,不同文化背景,帶來不同的反響。我的東西存在在這兒了,每個人肯定都會有感受,那麼,看不懂也是一種感受。」

Zhang Linhai
Zhang Linhai - "Great Wall", Öl auf Leinwand - 115 x 150 cm, Chinart, Zeitgenössiche Kunst aus China, Museum Küppersmühle Sammlung Grothe圖片來源: Stiftung für Kunst und Kultur e. V.

張林海的油畫:「長城」

中國當代藝術圖景的演變

然而,藝術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在近現代的中國,如同複雜的社會現實一樣,也呈現出一派或繁或蕪、難以捉摸的景象。中國傳統藝術哲學素來標榜「文以載道」,實以重道而輕文,重倫理內容而輕藝術形式。從四十年代毛澤東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到八十年代鄧小平的「二為方針」(即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藝術在中國從來就不是純粹的美學概念,而是文藝哲學與社會政治的互動體現。

1979年「星星畫展」的舉行,標誌性地宣告中國當代藝術的誕生,到1980年代中後期,中國藝術界曾經歷了一段至今讓藝術界所懷念的純真年代,整整十年,藝術啟蒙的社會使命成為喚醒藝術家創作靈感的嘹喨號角。之後,與現實社會同步,中國當代藝術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蛻變。

作為著名藝術評論家的范迪安說:「從80年代,到9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整個中國藝術或者說中國文化的社會性特點是不同的。80年代,當時中國藝術有種非常內在的啟蒙的意識,藝術家都懷有社會的使命感,希望用藝術或文化產品來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來批評一些落後的、陳腐的社會意識,來喚起一種更加精神化的藝術追求和文化理想。

作為當時文藝先鋒中的一員,范迪安坦承,80年代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可能在技巧上還不夠成熟,但是表現出來的那種精神震撼力卻是非常強烈的。到了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90年代,市場經濟給文化產品帶來了好處,同時還有弊端。好處是更加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降低了藝術的精神含量。現在已經是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的范迪安先生說:「90年代的藝術作品容易表達那種膚淺的、表面的、臨時的、匆忙的、粗糙的、POP的趣味,現實中有什麼就畫什麼,跟著現實走,而不是用精神性的東西來提醒現實」。

至於今天,范迪安認為,相對於充分發展了一百年、目前已陷入表現形式難以突破困境的西方現代藝術,中國目前的藝術創作正空前繁榮。他說:「相反,中國是處在社會變革的階段,就有很多實驗性的東西,有很多新的東西,在整個社會運行的系統上,有很多變革的因素,對藝術來說,這樣的土壤是最有利的。那麼她也在做新的實驗,也在做一些變革的嘗試。所以,中國藝術在今天,她的最重要的特點是生機勃勃的氣象。」

但他不否認這樣的趨勢,隨著整個社會在經濟市場軌道上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穩定,整個社會文化的體制化、社會化也會加強。那麼那時候,藝術也可能會出現相對平靜的狀態。不過他樂觀地認為,在21世紀的頭二十年,中國藝術仍將處在一個難得的生機蓬勃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