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燃煤污染加劇,困擾周邊國家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7月29日

隨著中國電力緊張,中國更依賴燒煤的火力發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僅危害本國人民,也跨越邊界威脅鄰國,成為日益受關注的國際問題。

https://p.dw.com/p/5N45
中國未來能源還得依賴便宜卻污染的煤炭圖片來源: AP

今年夏天,中國的電力短缺接近3萬兆瓦,幾乎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為此,中國正在興建更多的燃煤火力發電廠──排放出大量的氮硫化物和其它有害廢物,是中國空氣污染的最主要因素,造成酸雨,引發人們呼吸系統疾病。

據中國官方統計,在中國環保部門的努力控制下,中國的空氣污染排放水準從2000到2002年已經呈下降趨勢,但去年又上升了12個百分點。中國國家環保局負責空氣污染的官員王建對法新社記者說,2003年這一明顯惡化的空氣污染與電力工業有關,「電力供應增加,污染就多」。去年,中國電力生產上升了15%,其中燃煤火力發電佔了四分之三。

中國環保部門對此相當無奈,王建的解釋是,在電力短缺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不再興建污染大的火力發電廠是不現實的,因為煤是中國最豐富、最便宜的礦藏,跟其它清潔發電方式相比,建設燃煤火力發電廠也是最經濟的,所以「中國幾乎沒有選擇。」

王建承認中國正在進行相關空氣污染對公共健康造成的影響,但有關結論還沒有公開,研究也可能不盡充分和科學。但是,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每年中國至少有4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的相關疾病,主要是肺和心臟問題。

更為敏感的,燃煤造成的空氣污染已經跨越邊界,鄰國特別是韓國和日本深受其害。據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的能源和環境專家丹-米裡森介紹,日韓的空氣污染,包括降塵和酸雨,其中可能有40%是從中國大陸上空轉移過來。

韓國政府對已經成為國際地區性公共安全問題的中國環境污染尤其憂心。韓國能源經濟研究所的Boo Kyung-Jin 認為這種狀況在中國經濟繼續增長之下還會惡化,韓國對此非常關心。「每年春天,漢城的幾乎每個人都咳嗽,包括健康人。」

中國並沒有否認環境污染正在日益國際化,但是行動遲緩。比如說,雖然要求火力電廠安裝除塵設備,但實際執行並不嚴格。最重要的,「他們優先考慮經濟發展速度而不是環境保護」 ,環境和能源專家米裡森相信,「其中有文化和社會的因素,中國人普遍認為他們還沒有富裕到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程度。」 他進一步批評中國的環保政策,雖然中國環保部門收取排污費,「但排污費收得太低,根本不足以支付治理污染的費用。」

能源定價也有問題,定價過低,也導致中國能源使用效率太低,間接增加了污染。按照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每產出一單位GNP,中國消耗的能源比印尼高57%,比韓國高3倍,比美國高3.5倍,比日本高8倍。

王建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能源浪費是個大問題,對中國政府和能源戰略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韓國和日本也在積極研究、收集污染轉移的證據,希望說服並幫助中國政府,通過國際合作方式解決這個污染問題。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