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派特使主攻達爾富爾危機

2007年5月12日

在蘇丹達爾富爾危機問題上,中國政府因拒絕採取嚴厲的制裁措施,招致國際社會的批評。有人指責,中國政府為了經濟利益,拒絕向喀土姆當局施加壓力。有鑑於此,中國政府任命了一名以達爾富爾問題為工作重點的非洲事物特別代表。

https://p.dw.com/p/AXRF
中國賣給蘇丹的A5 Fantan戰鬥機在達爾富爾圖片來源: amnesty international

鑑於中國在蘇丹所扮演的角色招致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批評,中國政府首次任命一名資深外交官為中國政府非洲事物特別代表,並以達爾富爾問題為近期工作重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宣佈這一決定時還表示:達爾富爾危機目前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首任中國政府非洲事物特別代表劉貴金目前的工作重點將集中在達爾富爾。

中國宣佈任命非洲事物特別代表之前,曾有10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致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敦促中國方面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制止達爾富爾的大屠殺。信中稱,除非中國政府能夠履行應盡的義務,促使蘇丹當局走上和平之路,否則,中國將以屠殺幫兇的名義受到歷史的審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並沒有直接回應有關這封信函的提問。她表示中國將向達爾富爾地區派遣一支275人組成的工程兵分隊,協助此間的聯合國維和使命。她說,「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中國和美國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以政治手段解決危機。因此,我們願意在達爾富爾問題上同國際社會開戰合作。」與此同時,姜瑜還形容中國首任非洲事物特別代表,曾擔任中國駐南非和辛巴威大使的劉貴金是一名經驗豐富,熟悉非洲事物的優秀外交官。

來自聯合國的消息稱,達爾富爾危機迄今已經造成20萬人喪生,兩百萬人流離失所。而蘇丹方面則對此予以駁斥,聲稱迄今為止只有大約9000人斃命。

長期以來,中國因為沒有利用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蘇丹最大投資國地位,敦促喀土姆政權結束達爾富爾的流血事件遭致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中國同時還是蘇丹石油的最大買主,也是蘇丹最大的軍火供應商。中國正在努力改善同非洲各國的關係,以獲取能源及其他自然資源。周二國際特赦組織指控中國政府違背聯合國禁令,向蘇丹及達爾富爾反叛武裝提供軍火裝備。中國則對此予以駁斥。

國際特赦組織援引2005年的統計數字宣稱,中國向蘇丹出售數百萬美元的軍火。國際特赦組織表示,中國航空科技公司最近向蘇丹出售了六架k-8s型戰鬥機,近期內還將供應另外六架。

國際特赦組織擔心,蘇丹空軍有可能會在未經聯合國制裁小組批准的情況下,將這些戰鬥機投入達爾富爾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