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專家要求歐美歸還流失文物

2003年1月22日

去年12月,一些歐美博物館聯合發表聲明,反對將藝術品特別是古代文物歸還原屬國。該聲明發表後,立即遭到埃及、印度、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反對。本周二(1月21日),中國民間組織和專家發表公開信,向這些海外著名博物館表示抗議。

https://p.dw.com/p/3C6y
圖為巴黎羅浮宮國立博物館入口處圖片來源: AP

2002年12月9日,19家歐美博物館及研究所在其《關於環球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價值的聲明》中稱:「長期以來,這些獲得的物品,不管是通過購買還是禮品交換等方式,已經成為保管這些文物的博物館的一部分,並且延伸為收藏這些物品的國家的一部分。」簽署這一聲明的博物館有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及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等。

中國方面對這一聲明的反應算是比較遲的。1月21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組織中國文物保護專家舉行了座談會,併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聲討這些博物館拒絕歸還流失文物、特別是通過非法渠道獲得的文物的做法。

據估計,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以百萬件計,分藏在世界200多個博物館中,遍及47個國家。還有數千件藝術和文物精品為海外私人所藏。這些文物中,有許多是在戰爭中被掠奪走的。

中國北京的「京華時報」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收藏中國繪畫最多,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最精。而在瓷器方面,則以收藏亞洲藝術品著稱的法國吉美博物館的收藏最佳。美國還有上千件中國古代大型青銅器,出類拔萃之作至少百件。歐洲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國家是英國,其中又以大英博物館為最,該館收藏有數量極豐的各類中國文物精品,代表性文物有漢代玉雕馭龍、晉顧愷之《女史箴圖》、敦煌絹畫和文書等。法國是歐洲收藏中國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巴黎羅浮宮國立博物館的分館吉美博物館藏品的一半以上都是中國文物,達3萬多件。

19家歐美博物館在其聲明中在解釋不歸還文物的理由時說,這些文物和歷史性紀念物品是在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流傳到歐美的,其情形與現在的文物流失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的文物專家們則在座談會上一致表示,非法獲得的文物應該無償地歸還母國。座談會後發表的公開信指出,這些歐美博物館的聲明違背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於禁止和防止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中國為簽署國之一,而法國、英國和德國都沒有簽署),與正義公理相違背,是踐踏曾經遭受侵害的國家與民族的正義權利。

中國專家還援引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的《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說,公約規定任何因戰爭原因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該歸還,而且沒有任何時間限制,因此19家歐美博物館的《聲明》是與國際公約的精神背道而馳的。1997年3月7日,中國政府加入了該公約。而據法新社報導,這19家博物館聲明的根據是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公約,並說該公約關於歸還文物的要求不適用於1970年以前被非法帶到其它國家的文物。

中國社科院古代文物研究中心主任李學勤對法新社記者解釋發表聲明的動機時說:「這絕不是極端民族主義,相反,我們是在維護我們的權益。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而文物是文化的傳承載體。」

中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常委王世襄說:「許多國家面臨相似的問題,例如埃及、印度和希臘。我們應該與這些國家攜起手來,通過法律而不是金錢來討還流失文物;用金錢索還只能使非法文物交易變得更加活躍。」

中國專家提出用分類索還的方法收回文物。從合法買賣中流失的,應由國家出資購回;被掠奪走的,則應無償歸還。

這些專家還反駁了中國國內'外流有利於保護文物'的說法,說這是賣國思想,認為文化是有所有權的。

近年發生的文物爭議案中,最有名的是希臘向倫敦大英博物館追討在1801年被艾爾金爵士切下後運回英國的帕德農神廟大理石浮雕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