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2609 China Labour Bulletin

雨涵2008年9月26日

2008年,中國接連發生了多起安全生產事故,許多無辜的工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工人的勞動權益乃至人身安全問題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總部位於香港的中國勞工通訊從2003年起發布了多篇關於中國勞工權益的研究報告,認為大量工人下崗失業是中國十幾年來經濟奇跡的代價。德國之聲記者雨涵採訪了中國勞動通訊駐巴黎代表蔡崇國:

https://p.dw.com/p/FP8R
誰來保障他們的權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中國勞工通訊在近年來發布的報告,主要涉及中國煤礦工人狀況、礦難事故發生原因調查、中國勞工職業病狀況、中國勞動法律執行狀況、中國工會所扮演的角色等等,這些報告的一個基本結論就是,中國的勞工階層在為中國飛速的經濟發展付出代價。中國勞動通訊駐巴黎代表蔡崇國說:"首先就是大量的工人失業,從各種統計數據來源看,從1993年到現在大概有4000萬到6000萬的工人被解僱或是買斷工齡提前退休,這些人不但收入減少了,很多人生活在貧困中,而且社會地位也有很大變化,社會聯繫也被割斷了。同時,還有很多退休金的問題,醫療保障或者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從心理上講,他們也沒有過去的那種歸宿感了,對政府和家人都產生了很大程度的依賴。這種經濟上、社會地位上、心理上、健康上的代價,都是非常大的。"

除了下崗問題之外,在職工人的安全和權益也常常不能得到保障。各種工傷安全事故屢見不鮮,中國政府每年公佈的因工死亡人數大概在3000到6000人之間,但是蔡崇國認為,實際的數字應該要大的多。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為職業病、工傷事故而變成殘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這些人往往不能得到合理的賠償,而他們所受到的傷害也是無法用金錢來彌補的。

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並且已經做出了一些努力來改善現狀。中國的勞動法律,包括工傷法、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法、勞動合同法等等,在各類法律中屬於出台數量最多的。目前,對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已經有所加強,而對於出現事故的企業負責人及相關責任領導的處理也比過去嚴厲,社會保障體系也已經有所改進。但是,蔡崇國認為,問題在於很多法規在地方和企業生產中並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他說:"有些情況還在惡化,主要表現在職業病、工傷。此外,很多城市工人的職業臨時化,定的合同期限很短,很多根本就沒有合同,等於是黑工,也不交保險費,這種現象也在發展。所以中國的勞工狀況總的來說,社會輿論更加重視了,法律也更健全,但是法律的執行情況比過去是退步了。"

蔡崇國認為,中國如果繼續按照十幾年來的老辦法去做的話,是沒有出路的,必須要有一些思路上的根本改變。工會的創建過程及其角色要有根本的改變,蔡崇國說:"在中國,工會的職能要有根本的改變,它必須要由工人去選舉,工人必須要有集體的力量,能和老闆去集體談判,要和政府有關部門和輿論有直接的聯繫,以此來抗衡資本家和地方政府權力如此之大的現狀。如果不從社會力量對比的方面去改變,那是沒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