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前7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1%

2022年8月28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1%。

https://p.dw.com/p/4G9Mw
China Schutzmaskenproduktion in einer Fabrik in Lianyungang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六公佈最新數據,1至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929.5億元,同比下降1.1%。

新的新冠限制措施減少了中國的工廠生產和深圳、天津等主要經濟中心本月的經濟活動。七月份,中國工業生產從上個月的3.9%降至3.8%。

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個行業下降。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1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19倍,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8.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2.0%,通用設備製造業下降12.8%,汽車製造業下降14.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44.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80.8%。

中國國際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稱,1至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變化情況有幾項主要特點,一是工業企業營收較快增長,利潤小幅下降;二是裝備製造業利潤持續恢復,汽車行業利潤回升較快;三是採礦業繼續支撐工業企業利潤增長,電力行業利潤改善明顯;四是多因素致原材料行業利潤降幅擴大;五是價格變動對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弱。

世界經濟引擎光環不再 外企想撤離中國市場?

朱虹指出,總體看,工業企業效益延續恢復態勢,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企業利潤小幅下降,成本水準仍然較高,部分行業市場需求不足凸顯,經營壓力有所增加,加之中國內外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7月份工業企業的負債同比增長10.5%,與6月份的比率相同。

在截至6月的三個月裡,中國經濟勉強避免了收縮。高溫熱浪、新冠限制和房地產業問題壓制了需求。中國政府試圖通過提高一倍的基礎設施支出支撐疲軟的經濟。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