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低調應對人民幣升值討論

2010年3月9日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周一表示,人民幣的升值將維持漸進的過程,他還強調保證競爭中的利益是當前中國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他指出:「自2008年中期以來,抑制人民幣升值就一直是全球信貸危機時期用以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政策之一。退出經濟刺激計劃並不意味著相關政策即刻取消。這些政策依然存在,只是會做出一些微調。」

https://p.dw.com/p/MO3Y
中國警惕人民幣升值過快圖片來源: AP

自2008年以來,中國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穩定在6.83左右,以幫助其出口商順利渡過全球經濟危機。但這一舉措一直受到來自美國及歐洲的強大壓力。

"在經濟危機時期,人民幣的穩定程度與匯率變化和經濟正常期是不一樣的,"陳德銘說,"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是漸進可控的。"

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也強調說,決策者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慎之又慎。他還表示:隨著退出經濟刺激計劃,用以對抗金融危機的"特殊人民幣政策"也遲早會結束。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屈洪斌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決策者們做出的關於人民幣升值問題最明確的表態。"他還說,強勢的經濟增長、出口貿易的反彈以及通貨膨脹的壓力都暗示著,中國最早在下一季度就可能讓人民幣升值。他還說:"然而增長的速度將會是緩慢的。我們預計今年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達到6.50左右。"

然而來自一家位於上海的歐洲銀行的經理表示:對於人民幣升值的說法人們不應反應過度。他說,中國央行出於抑制通貨膨脹及平穩經濟的考慮,可能會希望人民幣升值;然而其他政府部門,包括商務部,卻更關心保護出口。

當然,商務部長陳德銘也表示,在全球經濟尚未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前,中國的出口業也不可能真正復甦。他說:"如果外部需求沒有恢復,出口業的復甦又從何談起呢?"

曾任中央銀行副行長的吳曉靈也同意這一觀點。她補充說:國際市場尚未穩定以前,中國不會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中期改革,包括人民幣匯率的改變。

一位姓吳的人大代表說:"如果中國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成本與國際水準相平的話,可能人民幣就不會被認為是估值過低的貨幣了。從短期來看,一個國家的匯率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同時也與國內物價水準有關。"

一位來自國家高層的銀行家說,任何關於中國在未來幾年將不再支持美元的猜測都是"無稽之談"。中國進出口銀行主席李若谷說,中國應致力於穩定美元,以保持其國際貨幣地位。中國有兩萬四千億美元的外匯貯備,是世界上最大的儲備國之一。銀行家們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總額中的三分之二都是美元資產。一位曾任中國央行高層的人士表示:"我認為,當前幫助穩定美元、支持其國際貨幣地位對中國是有利的。中國有巨額的外匯儲備,美元如果崩裂對中國毫無益處可言。"

編譯:凡一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