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令印度紡織工人失業

Küstner2006年9月2日

在全球化進程的裹脅下,印度的紡織業舉步為艱。目前的印度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國外進口的紡織品,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紡織品。而紡織業對於印度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是排在農業生產之後的第二大產業支柱。下面是記者Küstner發自新德里的一篇報導。

https://p.dw.com/p/92Ox
都是中國製造?圖片來源: dpa

外面,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車間裡不斷傳出織布機有節奏的聲響。聽著這一切,周圍的世界顯得是那麼美好而安逸。

然而現實生活卻是殘酷的。印度北部城市瓦拉納西的紡織工人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失業,每天都不得不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

「我曾經是這兒的紡織工。現在已經失業了。假如有臨時性的工作,即便是報酬不高我也願意接受。但是沒人問過我。我的失業不能說同中國無關。中國的一些廠家仿製了我們的產品,然後再將這些產品廉價拿到我們的市場上來銷售。」

說話的人名叫阿奇巴爾-阿赫梅特。在他等一些人看來,全球化的進程得不但發展得太快,而且直接損害了印度的利益。最明顯的例子是,現在就連印度婦女穿的傳統服裝沙麗,也幾乎都是中國生產的。一位紡織廠的老闆指出:「我們國家還不是一個發達的國家。我們沒有現代化的機器。我們沒有很多的資金,很多人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專業培訓。但是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否則我們會遇到嚴重問題。」

一位名叫科普拉的商人一直在首都新德里做兒童服裝生意。過去他一般是從小工廠購貨,然後再將貨物賣給各個商店。現在這檔生意已經越來越難做。萬般無奈下他只能告訴自己的3個子女,今後千萬不要再跨入這一行。他說, 20年前當他接替父業開始做服裝生意時,那時印度的紡織品市場還很紅火。而現在他的公司只能慘淡經營。「現在每天都有大型貨櫃满載著各種服裝從中國運來。這些服裝的價錢我們根本無法競爭。客戶們全都通知我們說, 它們決定購買中國來的貨。中國那裡都是大工廠生產。而我們的貨都來自小工廠。」

這位老闆還說,他本人無論如何還能將就著過下去。但是他過去進貨的那些小工廠裡的紡織工和縫紉工又該怎麼辦呢?全球化給他們帶去的是更大的貧困。「工人們一個個失去了工作。他們也有家庭和子女。他們該怎麼養家餬口呢?」

說到未來,這位老闆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的3個子女。「我必須盡力讓我的子女們受到最好的教育。只有這樣他們今後才能找到象樣的工作,不再依靠我們的這個家庭企業為生。」

科普拉最後說, 通過全球化世界加強了交流,各國之間變得不再那麼遙遠,這當然是好事。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全球化也為許多人帶去了痛苦,讓他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