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IT業:從勞動密集到技術領先

2005年3月7日

一年一度的全球計算機展CeBIT又將在漢諾威開幕。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將首次全線推出自己的研發成果,例如手機製造商ZTE將展出世界最小的UMTS手機。共計300多家來自中國大陸的展商將用產品向世人證明,中國不再只是靠打價格戰圍剿全球市場的廉價品生產基地。

https://p.dw.com/p/6L4V
2005年CeBIT-未來直通車圖片來源: AP

自打中國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以來,中國企業家的眼光已經從生產車間延伸到了研發設計領域,目標直指行業霸主地位。從3月10日到3月16日的CeBIT展將把這部分中國成果呈現給普通大眾。

葛特納市場研究所專家本.伍德表示:"中國的手機廠商在核心技術方面還有待提高。"他認為,中國製造商的強項表現在產品式樣的推陳出新,但在多媒體手機的技術性能方面卻存在一些問題。在中國,波導,TCL,東信等中方企業已經在不斷挑戰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

伍德說,"中國企業很難達到沃達豐(Vodafone),T-Mobile,Orange等世界領頭行動電話服務商的技術標準,首先他們在軟體方面就很難過關。"另外,品牌的創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非同小可,需要滿足非常嚴苛的前提條件。不過,從長遠來看,中國廠商可能會在三至五年後真正推出過硬而有意思的產品,從而對諾基亞之類的老牌企業構成威脅。伍德說,"中國企業的長線計劃是極具震懾力的。"但是,他並不認為諸如寧波波導之類的中國廠商會具備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的財力,除非"他們會從中國政府那裡得到相當可觀的資金支持。"

雖然中國已經在軟體及通訊系統領域投資上十億美元,但IT界的領頭企業依然不認為中國會對他們構成絕對威脅。思科(Cisco)德國經理人安德列斯.多門則表示: "思科系統在中國究竟能領先多久實際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和中國企業相比,思科只是在科研和經驗方面具備幾年的時間優勢。"

陽光集團的德國經理人馬可.施耐德也持相同的看法: "在技術細節相對簡單的產品方面,中國具備發展潛力。但我們是活躍在高新技術的前沿,並沒有感到來自中國的壓力。"而在低價產品領域,壓力確實存在。例如中國華為集團以更加低廉的標準網路配件衝擊思科的市場霸主地位。而聯想集團在一躍而為全球第三大電腦製造商後,更就如何確保電腦的利潤率為專家提出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