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印聯合軍演意義何在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1月14日

11月14日,中國和印度海軍首次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又有長期關係不和的歷史,這次聯合演習因此被視為兩國關係進一步走向解凍的體現。同時中國試圖調整同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關係,以創造穩定協調的地區環境。

https://p.dw.com/p/4KuD
走向海洋軍事合作圖片來源: AP

本次海上搜救演習在長江口以外的東海海域進行。印度派出的艦船包括「蘭吉特號」導彈驅逐艦、「庫裡什」號輕型導彈護衛艦和「喬蒂號」綜合補給艦。中方派出一艘輕巡洋艦和一艘補給艦及直升飛機參加演習,雙方艦艇將在海上會合。演習分為三步:第一步是進行交流演習;第二步是進行艦只編隊;第三步是進行海上搜救演習。此外,雙方艦船還將進行聯合撲滅火災的演習。演習預計持續5個小時。

中國日報援引印度駐華大使蘇裡寧的話說,這次演習目的是保障和改進雙方在海上搜救中的協調,為兩國海軍增強協作奠定基礎。

進行聯合演習的決定是在印度總理瓦傑帕伊今年6月訪華時作出的,當時雙方同意加強交流與合作。隨著中印經濟的發展,兩國逐漸認識到對方作為貿易市場的巨大潛力。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和巴基斯坦曾在東海進行了聯合軍事演習。這是中國首次與外國海軍聯合舉行軍事演習。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希望借此在國際上顯示其地區強國的地位。

中印海上演習的軍事意義並不十分突出,但對兩國修復自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以來受損的雙邊關係具有象徵意義。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專家陳志敏說,中印兩國間的邊境爭端已存在了很長時間,本次演習則是雙方改善關係的一個重要訊號。印度海軍高級軍官伯帕納稱,聯合演習只是一個開始,它將推動雙方展開進一步接觸。

自今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以來,中印在協商解決邊境問題上加大了努力。為了劃定中國西藏和印度阿魯納洽爾邦之間有爭議的邊界,雙方的工作組自80年代末以來定期舉行談判。

除了政治意義之外,本次演習還反映了中國在印度洋地區尋求合作的願望。但中國在南中國海上的軍事行動也引起了鄰國的憂慮。印度一位海軍軍官表示,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向南擴張,在南沙群島周圍的活動增加,影響最遠達到汶萊附近。

在本次中印海上演習之前,中國極力向印度在南亞最大的對手巴基斯坦保證,中巴之間的傳統盟友關係不會因此受影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鄰邦,中國同印度發展關係不會影響到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友好關係。

復旦大學的陳志敏教授認為,中國將保持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密聯繫,同時促進、開放同印度的交往。中國希望同這兩個國家建立一種較為均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