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南海應該成為財產公示的窗口(上)

2012年7月16日

6月29日,美國彭博社因為報導習近平親屬驚人財富,網站當天就遭到中國當局的屏蔽。對輿論的習慣性封殺,使得高層負面新聞的影響反而更加擴大,這是十八大前輿論監控的又一次弄巧成拙。

https://p.dw.com/p/15YFd
圖片來源: AP

中共十八大年,真可謂流年不利,震驚世界的底層民眾憤怒的街頭抗議、惡性人權事件,頻發不止;頂層紅色家族,曝出薄谷王這樣曠世大醜聞,令當局也不能不認賬。雖然內情還待公佈,但是它的惡劣影響,遠遠超過六四之後黨內打倒的兩個政治局委員陳希同、陳良宇,及越反越多的所有腐敗案件。海外媒體排山倒海般地爆料,其效果如同在中南海紅漆大門上塗上一層厚厚的黑漆。

更麻煩的是,惡劣影響不以薄熙來事件止步,海外聚焦正指向中共的新權貴家族斂財之道,使得黑漆塗抹一層又一層。

《紐約時報》帶頭對中國頂層財富家庭進行追蹤

5月18日《紐約時報》發表長文,從好萊塢最近在中國達成一筆3.3億美金的交易談起,夢工廠在上海成立了動畫工作室,沒有公開的合作夥伴,是江澤民61歲的長子江綿恆。只有通過江綿恆這樣的人,夢工廠才能突進中國嚴加保護的電影領域。江綿恆的商業集團還和微軟、諾基亞成立了合資公司,並監督電信、半導體和地產這些由國家支持的投資平台。《紐約時報》揭示「這正是中共如何分贓的方式,讓高級領導人的親屬在史上最大的經濟繁榮中中飽私囊。」

Portrait Xi Jinping
幾個月後將出任總書記?圖片來源: AP

時報的下文,繼續揭示胡錦濤、溫家寶、李鵬、吳邦國、朱鎔基、曾慶紅多位中共前任、現任領導人的兒子及家人,還有略低一級的陳良宇、薄熙來、曾培炎、劉雲山家人,如何聚斂大量財富,他們憑借權力,控制了金融、能源、水電、國家安全、資源、電信,私募基金、衛星通信和文化娛樂;他們也為跨國公司和熱切盼望跟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富豪當中間人。作者要說明的是「中共現任和以往其他高官的家人在不同領域掌控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已經瓜分了這個國家的經濟蛋糕。」

該文所用材料不乏舊聞,散見於多年來海外媒體和網路,但是《紐約時報》這樣的主流大媒體炒出來的「回鍋肉」,頓時就掀起了世界性的對中國財富家族追蹤和報導的高潮。

封殺彭博對習家族財富報導,使得負面影響倍增

6月29日,美國彭博社突如其來發表重頭新聞《從習近平家不少大款關係,看精英們的財富》,更令世界瞠目。「彭博社收集的公開資料表明,在習近平在黨內逐步攀升時候,他的親屬們(指姊姊齊橋橋一家和另一個姐夫吳龍以及弟弟習遠平)將商業利益擴展到了礦業、房地產、手機設備等領域。總資產達$3.76億。這個數字,超過5月《中國新聞周刊》揭露谷開來大姐的谷望江,借助喜多來集團,控制20多家公司,價值達1.26億美元。

彭博社的新聞產生的負面影響之大,可以想像,因為習近平幾個月後將毫無懸念地成為中共的最高領導人。新聞發表當天,中共當局封殺了彭博社的網站及旗下雜誌《商業周刊》的網站。這猶如在新華門前施放什邡街頭的催淚彈和強光爆震彈,造成的結果只能使負面影響成幾何數級倍增。

高層家庭經商獲得財富早已不是秘密

從鄧小平家族起,對海外媒體連篇累牘的財富報導,從來沒有做過正面回應,一律以」海內外反華勢力,惡毒攻擊黨和國家領導人」以蔽之。1988年,被鄧小平親自點名,已經開除出黨的方勵之,在坎培拉,因為回答中國留學生提問,一張小字報(提問紙條)寫著::"一些中央領導人或他們的子女在外國銀行有存款賬戶。"方勵之還沒有離開澳洲,就接到北京的一些朋友的電話,說鄧小平發話了,說方勵之說什麼"外國銀行存款賬戶",這是對他的誹謗。要把方勵之起訴到法院。此事後來因為在統戰部任職的陶鑄女兒陶斯亮對鄧小平說:領導人沒有存款賬戶,但是就她知道,一些高幹子女在海外確實有帳戶。鄧小平才作罷干休。

Jiang Zemin tritt ab
退休的前總書記江澤民圖片來源: AP

黨員領導幹部配偶子女不得違規經商辦企業,是中共多年抓而不緊的廉政措施,下發中央文件無數,最近的有2010年1月頒布實施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簡稱《廉政準則》),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配偶、子女不準在該領導幹部管轄的業務範圍內個人從事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衝突的經商辦企業活動,做了規定。

2011年4月,中紀委正式發布《<廉政準則>的實施辦法》,對違反規定的8個方面52項禁止性規定如何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予以明確;規定了相應的處理方式。

實施中,所有《規定》、《辦法》,都成為一紙空文。原因在中國高層官員的私生活、資產、經商情況以及親屬情況都被視為是國家機密。媒體調查,私下傳播都被視為非法。去年2月10日,國防大學退休教授、黨史專家辛子陵被科技部部分離退休老幹部請去座談,他在講話中引用了澳洲报纸報導的曾慶紅之子曾偉在當地購買折合人民幣2億多巨款的豪宅,結果以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為理由,被軟禁至今,被剝奪言論自由和行動自由已近一年半。對一位有國內外影響的正軍級待遇的幹部尚且如此,何況平頭百姓?

胡溫上台之初,當時的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為中南海解脫教育改革失敗的責任,公開講了一句話:「政策不出中南海」。今年兩會記者會,溫家寶被問及房地產調控問題,他回答:」 2003年至今,調控政策出了很多,但不見成效,被百姓責怪「房價越調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這句話竟然被溫家寶重複引用,就變成中南海自己的名言。

《廉政準則》明文規定「領導幹部的配偶、子女不準在該領導幹部管轄的業務範圍內個人從事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衝突的經商辦企業活動」,中國哪一個經濟領域不在中南海管轄之下?中南海的子女又有哪一個不經商呢?九常委制,被體制內學者戲稱「九龍治水」,被個別人士荒唐地稱作「九總統制」。這種集體領導的一黨專制,是「共在一條船上」進行利益交換的制度保障。我在你的管轄條塊進行利益分割,你在他的管轄條塊進行利益分割,我再把利益給D。……利益交換結果,可以出現「公共情婦」,自然也可以出現李鵬家族那樣的自啃「窩邊草」。看來在中國,權勢家族最容易變成財富家族,就是因為權力無所不及,百姓、媒體無權監督,既無選票,也無新聞自由。

Gao Yu
作者: 高瑜圖片來源: Gao Yu

因此,已經成為中南海自言自語的「政策不出中南海」,不是真言而是謊言。從90年代呼籲的領導幹部財產公示制度,20年推進不了,實際因為「財產不出中南海」。對省、地、縣、鄉以至村,中共各級幹部整體性的腐敗,應該用「上行下效」來總結。

作者:高瑜

責編:達楊

作者簡介: 高瑜,中國獨立記者,專欄作家。原在中新社工作,後擔任《經濟學周報》副總編。因參加八九民主運動,兩次繫獄。作品廣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