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對外也對內
2011年10月24日《每日鏡報》(10月21日)稱,中共上周的"文化體制革新"決定,"堪稱頭號新聞"。"北京公然要求在文化上征服世界,這還是第一次。"
該報寫道:"隨著經濟上開始崛起以及國際上相互交織的擴展,中國領導人不得不認識到,它所打造的專制資本主義形象沒有前景。為了改變它,最近幾年已經花費許多資金。修飾形象的招牌是孔子學院,從2004年起就在全球雨後春筍般湧現,迄今已有幾百家。中國官媒可以動用慷慨提供的資金,發行報紙的國際版。特別是2010世博會和2008年奧運會這樣的大型活動,都是替中國增添光彩服務的。"
評論認為,"儘管這些努力多年來就全力以赴,現在制訂的'文化革新'的新方針依然構成一個重大事件。首先,因為第一次擬定了'文化帝國主義'的訴求,這個訴求迄今是別人這樣加之於中國領導人、而他們自己沒有說出口的。其次,因為造成一個印象,似乎不想像以往那樣簡單地捍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必要選擇了。正是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危機,似乎讓北京的當權者深信自己的制度作為模式也適用於其它國家。
"最終是美國的債務危機誘使中國不再掩藏。北京嚴厲批評華盛頓政壇的權力游戲,嚴厲的程度,以至於不少觀察家都刮目相看。亞洲的克制、北京一向強調的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中國外交政策近年來所打造的所剩無幾了。 "
"中共害怕失去文化控制"
評論說,作出這種'粗魯反應',當然是中國擔心自己的巨額美國債券起了作用。"可是美國的困境顯然對中共戰略家們也等於是一個行動訊號,挑戰一下西方價值的全球統治地位。最遲從美國的信用評級被降開始,某些黨的幹部似乎看出制度比較的時機已經到來。……
"但是中共呼籲'文化革新'不僅意在對外挑戰,也是對內的。在這方面,特別突出的是'文化安全'這一概念。至於中國領導人對之如何理解,與其怎樣對付中國網路用戶相連就一清二楚了。當中國年輕人通過網路接受西方消費品、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中國領導人就害怕在文化上失去控制。"
《新蘇黎世報》(10月20日)認為,"面對現代中國的現實,……。中共在意識形態上毫無希望,其統治僅僅是為維持權力服務。它通過重新發現文化政策,試圖奪回意識形態的解釋權。對本國的可觀變化和具有日益重要的世界政治意義的崛起,中國也沒有成功地在國際上正面地展示。然而,一個上層指示的新文化政策是否就是強大'軟實力' 的相應成分,還是值得懷疑的。"
摘編:林泉
責編:謝菲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