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共應倡導政治包容與和解思維

2012年3月30日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今天發表記者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文章,原題是《帶頭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鳳凰網轉將文章標題改得更為直觀《領導幹部應該與敵對思潮進行鬥爭》。

https://p.dw.com/p/14VF2
來自德國西部的馬克思恐怕沒有想到他的作品會在遙遠的東方被當成反"西化"的利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 AP / Montage DW

文革思維又上了人民日報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今天發表記者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文章,原題是《帶頭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鳳凰網轉將文章標題改得更為直觀《領導幹部應該與敵對思潮進行鬥爭》。

縱觀這篇文章,講的多是官話套話,讓領導幹部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哪些是馬克思經典著作,李慎明沒有開出書目,哪些是馬克思主義原則,也一字不提,在鳳凰網數百條跟貼中,大量的疑似「網評員」跟貼,高呼左派口號,一方面質疑人民日報文章裡,為什麼沒有提及毛澤東思想,另一方面將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並列,認為應該加強倡導,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路線不動搖。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些跟貼者的政治智慧,他們極其敏銳在聞到了雙重氣息,一是因為人民日報在倡導,所以馬克思主義沒有過時,他們為此欣喜,執政黨沒有從根本上拋棄左翼力量;另一方面李慎明居然沒有提到一句「毛澤東思想」,而這與網路上傳聞的,中央內部有決定,宣傳文書中不再提毛澤東思想相吻合。如果傳言屬實,這對極左陣營的人們來說是繼重慶事件之後,又一棒擊。

李慎明在這篇專訪裡發言充滿火藥味,他說:蘇東劇變帶來的社會主義在全球範圍的低潮,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們進行「西化」、「分化」,加上對外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的各種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使我國思想政治領域也出現了各種噪音。對這些事 關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的重大問題,對各種敵對思潮的侵害,黨的中高級領導幹部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進行鬥爭。

蘇東巨變是蘇東人民的政治覺醒,是拋棄極左馬克思主義與蘇聯史達林恐怖主義之後的民主化進程,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為陣地的極左勢力不顧蘇東人民的感受,扭曲蘇東巨變的現實,嚴重誤導了中共高層的世界視角與民主發展觀,五年前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陳恩富副院長發表講演,我當面問他,如果你們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通過研究,發現馬克思主義不適合中國,你們怎麼辦?他的回答是:上面讓我們研究,結果不可能不符合上面的要求。這種唯上而不唯科學、不追求真理的態度,完全是一種實用的奴才哲學,這樣的研究機構怎麼可能對執政黨與人民負責呢?

將剝削思想與各種腐朽思想當成西方資本主義在中國的沉渣泛起,也是李慎明們的一大發明,我們知道,孔子時代就有禮崩樂壞,腐朽沒落的思潮從那時從來就沒有禁絕過,這是人性與社會制度使然,社會對公權力沒有制約、公權力不能透明公開地行使權力,必然產生各種腐敗,它與「西方」沒有必然的關聯。孔子時代還沒有「西方」這樣的政治或地理概念,更沒有資本主義思潮,當時社會怎麼那樣敗壞與腐朽呢?李慎明的邏輯與雷鋒的邏輯一樣,雷鋒認為干革命不學習毛澤東思想不行,而李慎明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觀點,就是反腐敗反資本主義腐朽生活方式,不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品不行。這樣的革命鬥爭邏輯還堂皇在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這個時代離文革思維,遠嗎?

鬥爭哲學禍害無窮

原教旨的鬥爭革命思想,以鬥爭的方式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理念,是文革之禍源,它沒有造成國家分裂,但它分裂了人民,在文革中甚至分裂了無數家庭,也使這個國家精神分裂,傳統社會的道德理念與人性倫理常識,都被鬥爭方式所毀壞,現在如果繼續「高舉鬥爭的旗幟」,而不用對話、妥協、和解、包容的精神來對待社會不同的政治理念,中國還會陷入文革之亂。

李慎明的另一大發明就是上綱上線,將自由民主憲政人權公平正義等等普世價值,當成「西方」的普世價值,只要任何概念被蒙上「西方」這樣一個黑頭套,哈士奇就立刻變成了狼,任何人都可以在理論上被順理成章地誅殺。

因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極左思潮的領導與求是雜誌社反對普世價值,普世價值一直成為中國學術界的敏感詞,甚至召開研討普世價值的會議也不得在大學裡進行。翻開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共主辦的報紙,或通過笑蜀先生主編的《歷史的先聲》,無論是憲政民主、自由人權的理念都曾被大力倡導,軍隊國家化、普選直選相關的文章更是累篇累牘的發表。共產黨之所以當時得到百姓的擁護,人民用腳給共產黨投票,就是因為「共產黨它一心為人民,它實現了民主好處多」,無論民主方式在自己領地落實得怎麼樣,共產黨的普世價值倡導,振奮了知識人,凝聚了民心,使農民看到了擁有土地的希望,使精英看到了共和的制度,使工人看到了成為主人的夢想。

現在的極左力量故意遺忘了中共的普世價值追求與政治諾言,將中共曾經追求的普世價值,污名化為西方價值,然後將其敵對化,變成政治噪音,於是便有了李慎明在人民日報上放出的狠話:「對這些事 關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的重大問題,對各種敵對思潮的侵害,黨的中高級領導幹部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進行鬥爭。」

這些敵對意識的形成,完全是文革思維的結果,將不同的聲音,當成噪音,當成對立的聲音,而對立的聲音,則當成敵對的聲音,既然是敵對的聲音,就要與之鬥爭,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文革之時,這種思維直接導致對人身的攻擊甚至消滅。所以,溫家寶認為文革仍然可能復活,因為文革是一種極端思維的結果,它背後的非理性的邏輯,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解,都是走上文革不歸路的潛在因素。

如果要說中共這三十年的成功經驗的話,就是摒棄鬥爭思維,向包容思維轉化的結果,萬里包容了包產到戶,這在當時農村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一次試驗,而鄧小平包容了深圳特區,以及市場經濟,使中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與胡錦濤和諧理論,都有著包容與和解的精神蘊含其中。由於極左力量的堅守,普世價值沒有獲得進一步包容,憲政民主社會主義沒有得到承認,在新三十年產生的重大事件上,沒有包容心懷,所以沒有平反或和解,這些都形成政治改革的包袱,使中國難以在政治文明道路上前行。

胡錦濤曾在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會議上提出要「實現包容性增長」,在201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又指出要「注重提高經濟發展的包容性」。如果沒有包容性政治,包容性經濟無從談起,而包容性政治,則需要寬容政治異見,任何組織與個人,不能因為掌握到話語權,掌握了公權,就將自己真理化,拿著馬克思主義的大棒,指向哪裡,哪裡就出現了所謂的敵對勢力,就打向哪裡。

馬克思經典原著裡有普世價值

共產黨的知識精英應該摒棄鬥爭思維,現在中共體制內的許多教條主義者,固守著戰爭時期的鬥爭思維,像這位李慎明先生,仍然在引用在抗日戰爭初期,毛主席就說過的話,「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量」。然後引伸到和平時代:從一定意義上講,革命前輩當年打江山,冒的是「槍彈」;我們現在建國家,冒的是「糖彈」。

戰爭年代面對槍彈,需要的不是馬克思主義,和平時代反腐敗的糖彈,需要的則是權力分立的體制,需要民主直選出的官員,需要的是自由的新聞監督。

馬克思主義除了鬥爭性或革命性,還有沒有一些理念當代共產黨人應該學習或思考?

著名新聞學教授展江在分析馬克思自由新聞觀時說提及,馬克思在第一篇政論文章《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裡,為新聞出版自由作了有力的聲辯:「新聞出版就是人類自由的實現」,「沒有新聞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會成為泡影。」在馬克思眼中,受檢查的報刊=不自由的報刊,書報檢查制度是政府壟斷的批評,「書報檢查制度不是法律,而是警察手段,並且還是拙劣的警察手段」。

自由就是流動的空氣,公開就是陽光,而自由的新聞與公開的訊息,現在的中國仍然是極為稀缺的公共資源,它被權貴壟斷著,被無形的手控制著,我們沒有看到一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從馬克思原著出發,來糾正現實中限制新聞自由的弊端。

而民主憲政思想,亦可以從馬克思經典作品中找到啟示,中國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佔陽在著作中,也談到了馬克思憲政社會主義思想原型,從《馬恩全集》看,在低度民主的政治環境中,馬恩關於未來高度民主的設想要點是:(1)建立沒有任何專政的新國家。(2) 在這種新國家實行普選制。(3)建立基於普選制的議會,即人民代表大會。(4)使基於普選制的議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5)實行基於普選制的分權制衡。(6)實行社會主義法治。(7)實現和保障所有社會成員的人權和公民權。(8)國家公職人員薪水水準中產階級化。(9)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教育官員,社會高於國家。[9]馬克思曾將這種制度叫做「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國家制度」。它也可以被稱為「社會主義國家制度」。

現在,馬克思主義者們需要靜下心來研究與學習馬克思關於自由、民主、人權、憲政理論了,李慎明們也知道中國社會現在問題嚴重,無論是貧富差距還是腐敗嚴重,都使已有的經濟改革面臨新的陷阱。極左開出的藥方仍然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鬥爭哲學,與所謂的西方資本主義思潮或政治異見戰鬥,而民主自由憲政社會主義者們,卻在人類政治文明的文庫、包括馬克思的經典著作裡,尋找可資中國人借鑑的理論資源。

路在腳下,但中國面臨選擇。

作者:吳祚來

責編:達揚

作者簡介:吳祚來,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理論與批評雜誌社社長,著有《文化是一條河流》、《中國古典藝術觀照》、《通往公民社會的梯子》等多部文集與專著。多次被評為年度百名公共知識分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