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共六中全會閉幕 習近平歷史地位確立

2021年11月12日

中共六中全會閉幕後,眾所矚目的第三份《歷史決議》尚未出爐,記者會上,中共高層解讀《決議》內容時,只聚焦在習近平一人,強調他在共產黨的核心地位,更高舉中國式民主大旗。

https://p.dw.com/p/42uXQ
China | Coronavirus | Präsident Xi Jinping
圖片來源: Li Xueren/Xinhua/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共產黨周五(11月12日)上午舉行19屆六中全會閉幕記者會,指出第三份《歷史決議》決議,與過去兩個《歷史決議》總結歷史教訓不同,更重視成就及歷史經驗,整場記者會聚焦習近平一人,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有重大成就,並未提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及胡錦濤等中共前任領導人。外界關注的台灣問題也未被提及。

該記者會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最先發言,長達10分鐘的發言中,多次強調習近平在黨中核心地位的重要性,並確立習近平在黨中央的核心地位。

王曉暉說:「面對嚴峻形勢和複雜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取得驕人成績…實踐證明,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在媒體提問環節,無論是有關政治、文化或經濟議題,回答問題時都會提及習近平。像是《央視》問及《全會公報》提及的決定性意義怎樣理解時,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則再次強調要「堅定擁護和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並稱「黨中央有核心、全黨有核心,黨才有力量」,不斷突顯習近平在黨的重要角色。

文化建設方面,王曉暉則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並指中國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等。

確立習近平定位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曾向德國之聲指出,這份《歷史決議》會強化習近平的領導、路線主張還有它的歷史定位,是「必也正名乎」,強調為了下一個百年「非習不可」、「舍習近平其誰」,在明年二十大和可預見的將來強化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合法性、正當性與必要性」。

China I Sechste Generalversammlung des Zentralkomitees in Peking
北京舉行六中全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海報被掛在牆上。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AP/picture alliance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中國人權律滕彪也表示,這次的《歷史決議》肯定要把習近平的歷史地位確定下來,這樣他在黨內與中國國內的政治地位就被完全正式確定下來,沒有人可以撼動。

他曾向德國之聲解釋:「這會令他的個人崇拜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關於毛澤東的歷史決議,是在他去世後才開會決定。這次卻是在習近平權力到達巔峰時,來進一步確立他的歷史定位。」並稱,因為他才68歲,可能還會繼續執掌權力很多年,「對共產黨今後的走向與中國的政治安排是非常大的」。

中國政治研究學者、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安妮-馬裡‧佈雷迪(Anne-Marie Brady)則是告訴德國之聲,雖然在中共內部或外部,都有人反對習近平把自己放在中共領導層的神壇上,讓自己無限期地掌權。然而,她說:「習近平在過去十年中的鎮壓政策無情地壓制了任何其他觀點的聲音」。

中國式民主?

另外,有媒體問及民主議題,江金權強調「黨從成立起,就始終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並說中國奉行的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他說,「民主不是西方國家的專利,更不能由西方國家定義」,批評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民主,實際上是「基本支配的民主,是有錢人的民主,不是真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習近平在2019年提出的新用詞,強調制度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很多人對該名詞表示不解,在當時也被批評是空洞的政治口號,且中國至今仍未解除黨禁、報禁及網禁,也被質疑這種民主「有經過人民同意嗎」。

政大東亞所所長王信賢曾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不只在處理黨內的歷史,甚至是要對外宣示世界上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他說 :「我覺得習他有一種企圖,中共要作為馬克思主義兩三百年來社會主義實踐的真正繼承者。」

王信賢認為,中共會強調,有別於西方資本主義,中國走出一條屬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證明其制度優越性。也因此,北京近來一直重申「民主不是只有一套標準」。

共同富裕、一帶一路

另外,有媒體問,現在中國經濟放緩,會不會對實現「共同富裕」帶來挑戰?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回答稱,要持續縮小區域城鄉發展差距,強調「共同富裕」是長遠目標,促進公平的收入體系。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問及有關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遇到債務和環境風險,韓文秀回答時強調「習近平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展現中國工程建設的強大能力和貢獻。」並細數通過該倡議捐助疫苗協助防疫的成績。

韓文秀強調會重視生態環境友好的建設項目,讓「綠色」成為一帶一路的底色。在債務問題方面,他表示會「遵循債務可持續原則」,防範化解債務風險。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