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世博會會程過半 德國館參觀者兩百萬

2010年8月8日

為期六個月的上海世博會會期已經過半。德國參展單位對前3個月的展出和接待情況表示滿意,儘管德國館接待的參觀人數只有事先預計的一半。

https://p.dw.com/p/Of2e
世博會德國館圖片來源: Yovohagrafie, Deutscher Pavillon

不必實行"半小時逐客令"

一對來自內蒙的母女的世博參觀日程十分緊湊,看得出是精心計劃好的:早上7點不到就在大門外開始排隊,9點整開門後就直奔德國館。她們終於趕上了第一批入館的人群。女兒任雁舒(音譯)說:"我們比較喜歡這裡的互動環節。'動力之源'不僅展示了科技方面的東西,也是一種和參觀者的互動。另外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通過喊和拍手可以釋放一些壓力。"

來德國館的中國參觀者充分利用了這個可以"釋放壓力"的機會。自世博會開幕以來,德國館已經接待了2百萬參者。儘管德國經濟部原本預計,到會期過半時參觀人數會達4百萬,但德國館館長施密茨對目前的數字仍表示滿意:

"德國館確實是為更大的人流量設計建造的,但如果參觀人數真的達到上限,人們就只能的館內停留半小時。現在參觀者平均會在這裡停留一個小時,我們並不想提速,因為來這裡的人希望對德國獲得一個積極的印象。所以,即便每天接待的人數不如預期,我們也相當滿意。"

世界盃效應

今年的足球世界盃給德國館帶來了更多參觀者。德國館新聞發言人孔然蒂介紹說:"一位中國記者對我說,弗萊堡市在世博會上有自己的展位,而德國足球隊總教練勒夫就是弗萊堡人,如果勒夫能率領德國隊來到世博會,將是件很棒的事。中國有那麼多德國隊的球迷。"

這當然沒有成為現實。來自內蒙的女孩也是因為愛好足球的才對德國產生興趣的。作為雲達不萊梅的故鄉,不來梅館也充分利用了足球效應,這裡已經接待了475000名參觀者,展方對此很滿意。

Expo 2010 in China Expo Achse
世博會中軸線圖片來源: AP

環保主題受歡迎

漢堡館則因其展出的節能保溫屋引起了中國建築業人士的極大興趣。杜塞道夫和弗萊堡市也展出了體現環保新概念的建築形式。一家來自柏林的創新公司為世博會主辦單位設計了一個名為"城市星球"(Urban Planet)主題館,目前已接待了400萬參觀者,其中包括到訪上海的德國前總統克勒。

在世博會場上,與德國館相比,沙烏地阿拉伯館似乎更具有吸引力。參觀沙烏地館最多要排5小時的隊。一些跨國公司則把世博會作為商業交流的平台。紐西蘭館的館長吉布森強調,即使像紐西蘭這樣一個小國,也為世博投入了巨資:

"關鍵的因素是中國。中國是紐西蘭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很多人問我,紐西蘭為什麼花1500萬歐元來建造一個世博館,按人口平均這個投入是非常高的。我就說,如果我們不到這裡來,損失更大。我們要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奠定今後數十年自己在中國的地位。"

作者:ard/編譯: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