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帶一路:習近平再次強調對接國際規則

2019年4月27日

周六的「一帶一路」國家領導人圓桌會議上,習近平對37國領導人表示,要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中國國家主席也再次強調讓「一帶一路」對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規則。

https://p.dw.com/p/3HXvE
China Peking Belt and Road Forum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G. Baker

(德國之聲中文網) 習近平在領導人圓桌會議開幕致辭中說,在與各方一起"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時,要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落到實處,"本著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統籌推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讓各國都從中受益,實現共同發展。"

這也是本屆峰會上,習近平第二次明確表示要主動對接國際規則和標準。在周五的峰會上,習近平就曾發表演講指出,"我們要努力引入各方支持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營運、採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中國洋行行長易綱也在峰會上主動承認"一帶一路"的債務風險,表示要有效管控風險,確保債務可持續。

德國艾德諾基金會駐華代表文策爾(Michael Winz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習近平、易綱等人在峰會上的表態,說明中國現在已經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確實已經在部分領域引起了國際上的批評。"北京現在明白,必須作出一些讓步,並且讓相關國家更多地參與進來,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一項目具備可持續性。"不過,文策爾也強調,中國領導人的這些表態,究竟能否轉化為實際行動,還有待今後幾年的觀察。

在周六的圓桌會議上,習近平還表示,中國將與各方一道"強化合作機制,著力構建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我們要共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保護主義。"中國還將"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深入參與,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習近平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是"為各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在法新社披露的一份峰會共同聲明草案中,也有"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鼓勵更多發展中國家以及國際投資者參與"等字眼。

China Peking Belt and Road Forum
37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此次峰會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Lee

肯亞再獲中資援建項目

就在本周五(4月26日),肯亞总統府發布消息,該國獲得了6.66億美元中國資金用於建設一個數據中心以及首都奈洛比的一條高速公路。這些資金來源既包括低息優惠貸款,也包括開展合作的華為等私營企業。總統府的新聞通稿稱,華為將耗資175億先令(約合1.73億美元)負責數據中心的建設項目。高速公路則用於連接奈洛比機場與市郊地區,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肯亞总統目前也正在北京參加峰會。

目前,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援助,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援助優惠貸款,以人民幣形式發放,資金並不離開中國,直接在進出口商賬戶間周轉。這意味著,受援國用這筆貸款只能在中國國內購買產品和服務,然後將其轉移到當地。而另一種名為"優惠買方信貸"的援助形式,雖然沒有限定人民幣,但通常會規定必須購買中國的設備或服務,並且受援國政府須提供主權信譽擔保。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國有金融機構發放的這些援外貸款,最終大約有六成資金都回流到了中國國內的企業手中。

峰會期間,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也在北京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共同見證了恢復東海岸鐵路項目、恢復"馬來西亞城"項目等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此前,馬哈蒂爾出任總理後,一度宣佈取消這些項目,令"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飽受質疑。此次訪華期間,兩國的企業間還簽署了共建馬來西亞人工智慧產业园的协議。

文山/王凡/(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歐中印激辯「一帶一路」

只要中國有錢 義大利就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