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家親」式監控滲入新疆

德國之聲 中文網
2018年5月16日

穆斯林齋月到來之際,人權觀察近日發表文章指出,新疆當局開展的「結對認親」活動是對新疆居民日常生活進行普遍且不合理監控,走訪工作實為政府加強「嚴打」運動的一環。

https://p.dw.com/p/2xl4K
China Xinjiang Uiguren
越來越多攝影頭出現在喀什街頭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德國之聲中文網)"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這是新疆黨委從2014年起在全疆開展的一項為期三年的活動,簡稱"訪惠聚"。各級機關為此抽調20萬名幹部,向全疆各村、各社區派出工作組,目的是要"密切聯繫群眾,融入群眾,服務群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2016年10月開始,新疆當局又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框架下,要求新疆行政事業單位全體幹部職工與各州基層群眾"結對認親","訪惠聚"工作組成員與所在村群眾"結對認親",國家部委和援疆幹部和受援地基層群眾"結對認親"。

"人權觀察"組織近日發表文章指出,一開始,約有11萬官員負責對南疆穆斯林居民進行每兩個月一次的走訪活動,2017年12月。當局又動員百萬名幹部參與"結親周"活動,在基層與結親戶同吃同住一周。2018年初,新疆當局再次加大力度,要求幹部定期到結親戶家中同住數日,比如阿克蘇溫宿縣全體幹部每人每月到農村入戶同住不少於8天,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所有幹部必須每2個月住戶5天。

"人權觀察"指出,幹部住戶期間要執行多種任務,除了收集、更新居民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瞭解其思想狀況、宗教信仰外,還要負責政治思想灌輸,包括闡釋"習近平思想",勸告民眾警惕危險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和"泛哈薩克主義",教結親戶說漢語,唱國歌和贊頌中共的歌曲,確保結親戶參加每周升旗儀式等等。

人權觀察寫道,"沒有證據說明居民能否拒絕這種走訪活動","有些干部將照片和影片發上微信和微博賬戶,呈現幹部和少數民族同吃同住的情景,包括某些私密的家庭生活細節,例如幹部和家戶成員鋪床同睡、分食共餐、哺育教養孩童的情形。網上的照片和影片都不是由結親戶上傳,也看不出上傳前曾徵求他們同意。"

人權觀察組織中國部高級研究員王松蓮(Maya Wang)批評說,""新疆各地穆斯林居民現在連家中生活起居都被國家一覽無遺,這項運動是對新疆居民日常生活進行普遍且不合理監控的最新舉措。"

China Xinjiang Uiguren
武警在喀什市巡邏(2017年3月)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再教育中心

除了"走訪"、"住戶"這些"軟性措施"外,當局在新疆設立了所謂"去極端化培訓班"或"教育轉化培訓中心"。

有美國學者表示,在新疆因宗教信仰和民族身份而被關進中國當局設立的再教育營的人數可能在50萬到100萬之間。美國新奧爾良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歷史系助理教授萊恩‧圖姆(Rian Thum)5月4日在華盛頓的一場討論會上說,新疆一些地區有關押人數的指標,"有些人因為接到上黑名單的人打來的電話、有人因為和外國人有聯繫、表示出了出國的興趣、或因鼓勵子女出國工作而被關進再教育中心。"

據總部設於華盛頓的自由亞洲電台今年1月報導,一位熟悉當地拘押系統的安全官員透露,新疆各地約12萬維吾爾族穆斯林被當局投入所謂再教育營。報導稱,《華爾街日報》兩名記者在新疆走訪了12天,發現高科技監控已經滲透到當地人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喀什郊外的一個"再教育營"是一幢新建的類似監獄的白色建築,設有看守塔,圍牆上佈滿鐵絲網。消息人士對自由亞洲電台說,當局常常將政府大樓和學校改建成臨時營地,以解決人滿為患的問題,喀什市一地就有四個這樣的營地。"被拘押者在零下10度的寒冷天氣裡光著腳,他們的衣服上不得有扣子和金屬拉鏈。有些營地甚至連皮帶、鞋帶、內衣也禁止穿戴。"

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代理副助理國務卿勞拉‧斯通(Laura Stone)今年4月18日表示,中國當局在新疆關押了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