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05年5月12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05年5月12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大陸之行上。今天,舉世矚目的「胡宋會:就將在北京上演。對於「胡宋會」以後的兩岸關係,香港媒體這幾天有很多評論。

https://p.dw.com/p/6dNG
宋楚瑜大陸行備受媒體關注圖片來源: AP

另外,本周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香港媒體也做了一定的評論。

香港《太陽報》今年發表文章,題目是《「胡宋會」到底將達成什麼共識?》。文章寫道:「今天下午三點,舉世矚目的「胡宋會」將在北京登場。…… 「胡宋會」究竟將達成哪些協議?以及雙方將在哪些問題上達成共識?這至今仍是一個謎。畢竟,宋楚瑜此次大陸行的身份與連戰有所不同,他回到台北後所帶回的訊息,必須是能為陳水扁所接受的方案。一般認為,此次「胡宋會」將在三月四日的「胡四點」和二月二十四日的「扁宋十點共識」之間尋找交集點。所謂「胡四點」的最基本精神就是「九二共識」,只要民進黨領導人接受「九二共識」,那麼北京可以既往不咎,願意與之發展任何往來;而「扁宋十點共識」中幾乎什麼都承諾了,但就是沒有承諾「九二共識」。因此,「九二共識」將是「胡宋會」的焦點。」

文章接著寫道:「當然,作為親民黨領導人,宋楚瑜在大陸多次重申「九二共識」,這自然是未來營造一種兩岸一家親的氣氛。但宋楚瑜回去後畢竟是要和陳水扁溝通的,因此他今天和胡錦濤磋商時,雙方必然將抱著更為智慧的態度,商討一個民進黨在壓力下能夠接受的方案。」

《太陽報》的文章最後分析道:「最近八天,有三個日子特別值得關注,一是今天的「胡宋會」,二是後天的台灣任務型國代選舉,三是五月二十日陳水扁將發表關於兩岸政策的講話。相信,到「五二零」時間,任務型國代選舉的工作已經完成,陳水扁應該又可以回歸理性。」

香港《文匯報》本周發表署名文章,題目是《美國將如何評估宋楚瑜大陸之行?》文章寫道:「從李登輝執政後期開始,台獨路線實際上一直得到美國的默許甚至縱容。……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支持由泛藍在野黨開啟的兩岸和平對話,並鼓勵北京與陳水扁政府談判,與制約陳水扁台獨路線的策略一脈相承,都是為了保持台海的平靜和遠離戰爭威脅。但這不等於美國將全方位容忍兩岸的和解進程;一旦兩岸和解進程超出美國可容忍範圍(比如向統一方向邁進),美國必定出面干預,一如九三年「汪辜會談」之後的情形。以此反觀連宋大陸之行和陳水扁的後續反應,人們不能過於樂觀。如果說,連戰大陸之行只是營造一種無法逆轉的氛圍,那麼宋楚瑜與北京商討兩岸政治定位之後,美國的反應將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它將直接影響陳水扁的回應和態度。若美國經評估後認為「胡宋會」共識只是維持兩岸分而不離的局面,則美國將予以正面回應;反之,美國有可能出面干預。」

關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今天的《太陽報》又刊登了一篇國際評論,題目是《二戰結束六十年:如何反思歷史,看待未來?》文章引述德國的例子說:「二戰之後六十年時間裡,如果說前五十多年德國人還盡量壓抑勝利者的戰爭暴行,那麼最近幾年西方盟軍和蘇軍的戰爭暴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德國媒體和公眾討論的論壇上,成為公眾話題的一部分。但是,德國主流民意對戰爭因果關係的理解卻始終沒有因此而受到混淆。換言之,在更為平衡地看待戰爭(包括戰爭暴行)話題之後,德國主流民意並沒有放棄對戰爭因果關係的認識,尤其是對戰爭責任的承擔。」

文章寫道:「因此,這裡其實有幾個問題需要理清:第一、任何形式的戰爭暴行(包括勝利者的戰爭暴行)都不應該被隱瞞,被忽視,即便是戰爭發動國人民受到的傷害,六十年後的今天也應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對象;第二、在揭露勝利者戰爭暴行的同時,人們不可因此而忽略了戰爭發動者的原罪,更不可因此而為極右勢力搞歷史翻案提供藉口。德國戰後六十年對歷史的清理,尤其是最近幾年平衡處理歷史問題的經驗,為亞洲地區的人們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由陽光文化集團出版的《觀察星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為《一國兩制與港台關係》。文章引用最近連戰路經香港,而台灣駐港代表卻不得進入機場迎接一事寫道:「中華旅行社在香港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兩岸三地向來都是心知肚明的,港府有什麼事要同台灣當局溝通,一直以來都是透過該管道進行,難道你仍以為它是一個民間的旅行社?正如1997年前的新華社香港分社,難道英國人會以為它只是一個通訊社?因此港府以對方是「民間機構」,不在迎接連戰的官方之列,而拒絕其代表進入機場,理由是牽強的。連戰雖然已無官方身份,但他畢竟當過台灣的「副總統」,又貴為台灣一個大黨的主席,因此台灣駐港代表在其抵港逗留期間,到機場迎接,是盡起碼的禮儀,於情於理港府都應該通融,除了政治上的無知以外,究竟是什麼令港府容不下台灣代表這一禮節性的行為?」

文章寫道:「其實我們並沒有必要對台灣高度設防,「台獨」的渾水,我們當然要盡量避免去趟,也要防止台灣的情治勢力利用香港作為顛覆大陸的基地,但除此之外,港台兩地是應該密切交流的,畢竟兩地的社會制度,社會價值觀都比較接近,經濟實力、經濟水準也相當。甚至是兩岸官方的交往,也不應有什麼禁忌,北京都承諾兩岸統一後,台灣仍可以擁有自己的政府,甚至有自己的軍隊,那麼港台有什麼理由迴避官方的接觸,香港又有什麼必要將對方的派出機構矮化為民間公司。在兩岸交往中,香港既是處在夾縫裡,但亦可以成為兩岸的橋樑以及緩沖區,只是成為後者需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型。」

文章最後針對香港的所謂政治精英寫道:「(我們正踏入一個新的時代,但發覺管治者仍是一群昔日標準的精英,整個管治機器看似正常地運轉,但一些不適當的人卻在佔據著不適當的位置,當事人日漸覺得力不從心,而我們的社會則有如慢火煮青蛙,日漸喪失新思維。」(報摘:邱震海)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