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Telegram暫拒配合港府 可否從Signal搶回用戶?

張慈 (綜合報導)
2020年7月6日

在港版國安法上路後,不少港人關閉Telegram、Whatsapp帳號,「搬家」到安全性更高的Signal。如今Telegram表示在政局混亂之下「會拒絕配合港府取用資料的要求」,這能挽回用戶的信心嗎?

https://p.dw.com/p/3eq3N
Telegram Messenger Logo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eBROKER/V. Wolf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網路媒體《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獨家報導,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將暫時拒絕香港政府取用資料的要求,直到國際間對香港近期的政治轉變獲得共識為止。

但是Telegram也在使用者條款中強調,在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案件上,該軟體仍然會與當局合作: 「如果Telegram收到法庭命令,確認您是一個恐怖主義嫌疑人,我們可能向有關當局揭露您的IP位址以及電話號碼。」

根據港版國安法第24條,「對人的嚴重暴力、爆炸、縱火、破壞交通工具、干擾交通、水、電、通訊,全部可被視作恐怖活動」。雖然在網路上的通訊內容不見得直接與第24條規範項目有關,但是基於對法律追溯力的不確定性,人們仍然高度擔憂自己在網路上的發言會成為法庭上的舉證參考。

著名Telegram頻道「612 Reminder」7月6日貼出公告指,縱使Telegram官方出面澄清暫時拒絕香港當局取用資料的要求,但在私隱隱憂下,相信前線人士及各大頻道/公海 管理員的安全仍然受到威脅。

通訊軟體評比,誰更安全?

Telegram是在2013年由俄羅斯的杜洛夫(Durov)兄弟保羅(Pavel)與尼古拉(Nikolai)所創辦,兩人因過去開發的社交網站被親俄羅斯企業強力收購,在開發Telegram時特別重視通訊安全性。不僅在「秘密對話」中支援端對端加密、定時刪除訊息、靜音傳訊等功能,在面對政府脅迫時也特別強硬,曾在2018年因拒絕提供配合俄羅斯當局提供加密金鑰,而被宣佈禁用。

在反送中示威浪潮中,Telegram因加密通訊功能獲得示威者歡迎,成為反送中示威者最廣泛使用的通訊軟體。其特殊的「頻道」與「公海」功能因為沒有加入人數上限,十分有利於消息傳播,例如著名頻道「612 Reminder」擁有160,271名訂閱者,「反送中文宣谷」有155,192名訂閱者。訂閱者無法查看頻道裡面其他訂閱者的資訊。

國安法實施後,越來越多香港人投奔另一個通訊軟體Signal。該軟體是由美國開發商Open Whisper Systems開發,因受到美國CIA告密者史諾登(Edward Snowdon)推薦而聞名。

與Telegram相比,Signal不像Telegram需要另外開啟「秘密對話」才會開啟端對端加密功能,而是預設每個對話都是端對端加密,且設置定時「閱後即焚」的案件也十分直覺方便。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副主席范健文(Eric Fan)3日接受香港《蘋果日報》訪問時也表示,Signal有開放原始碼,加密技術也是開源,可以供大眾檢視有無漏洞,因此受到好評。他也表示雖然WhatsApp近日也開始採用端對端加密技術,但是因WhatsApp沒有開放原始碼,母公司又是臉書,因此就隱私角度仍會更推薦Signal。

6月初,Signal新增了模糊人臉的功能,用戶在傳輸照片時可以只要按一個按鍵就可以直接模糊照片上可辨識的人臉。針對自動模糊未處理到的部份,用戶也可以手動模糊處理。這個功能廣泛受到香港示威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