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G20外長關注新冠疫苗 中國批假多邊真口號

2021年6月30日

20國集團外長29日在義大利南部召開會議,談論主軸聚焦在透過多邊主義做法對抗新冠疫情,以及如何協助非洲國家解決飢荒。中國與西方各國仍在會議中出現暗中較勁的情況。

https://p.dw.com/p/3vnMm
G-20 Gipfel in Matera
20國集團外長29日齊聚義大利南部城市舉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的面對面會談。圖片來源: Angelo Carconi/ANSA/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國集團的外長會議29日於義大利南部城市馬泰拉 (Matera) 登場,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20國集團的外長們首次面對面會談。美國在29日的G20會議上帶頭呼籲針對新冠疫情加強全球合作,但與此同時中國也堅持認為多邊主義不應只是一個口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這次峰會中的語氣與上屆美國政府截然不同,他呼籲賦予多邊機構權力來擊退新冠疫情,解決不斷擴大的全球不平等問題,並加強遏制氣候變化的鬥爭。

布林肯在結束為期一周的歐洲之行時說:「在這些挑戰和其他許多挑戰上,一個強大的多邊體系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致力於支持有效和負責任的多邊機構。我們必須交付成果 -- 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和世界。」

布林肯呼籲各國努力加強全球衞生安全,以便各國能夠發現、預防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衞生緊急情況。他指出,美國承諾為聯合國支持的旨在為低收入國家接種疫苗的Covax計劃提供20億美元,而美國總統拜登則承諾,除了從美國庫存中提供8000萬劑疫苗外,還將生產並捐贈5億劑輝瑞的疫苗。

拜登還放寬了一些出口限制和專利,這與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理念截然相反,也讓美國製藥業感到不安。拜登的疫苗倡議和布林肯親自出席會議,某部分是為了顯示美國在面對中國崛起時的能展現強大領導力。自從上任以來,拜登政府便將中國的崛起視為最大的全球挑戰。

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以影片的方式參與了20國集團峰會,他在發言時並未提到美國,但在他呼籲20國集團展示「真正的多邊主義」時,似乎在言語中帶有其他暗示。王毅說:「中國呼籲有能力的國家避免出口限制或過度囤積疫苗。多邊主義不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口號,它不能成為實施單邊行動的禮物包裝。」

王毅還指出,北京已經出口了4.5億劑疫苗。但是,儘管交貨迅速,中國製造的科興疫苗還是受到了審查。嚴重依賴科興疫苗的智利正在考慮引入第三劑疫苗,以防止新的變種,而義大利總理德拉吉 (Mario Draghi) 最近說科興疫苗的效力「被證明是不夠的」。

20國集團外長的馬泰拉會談將為10月在羅馬舉行的20國集團領導人會議做準備,預計拜登有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的面對面會談。

德國外長抨擊中俄疫苗外交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 (Heiko Maas) 29日在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上警告中國和俄羅斯不要利用分發新冠疫苗來擴大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他說,對抗新冠疫情不應該是為了「實現短期地緣戰略優勢」。

Italien Matera | Treffen G20-Außenminister | Blinken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出訪歐洲長達一周後,抵達義大利參與會議。圖片來源: TONY VECE/AFP

他認為,20國集團必須向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表明,其他國家不怎麼看重他們試圖推展的疫苗外交。過去一段時間,較貧窮的國家以及美國一直要求國際社會暫停疫苗的專利保護,以加速全球疫苗接種運動。在峰會上,馬斯宣佈,他願意在原則上談論這個問題,與強烈捍衛專利保護的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形成了不同的基調。

然而,馬斯強調,這是一個非常正式和持久的討論。因此,有必要採取「雙軌制」。他說,現在重點必須放在改善供應鏈和擴大較貧窮國家的生產設施上。馬斯表示:「目前,唯一有幫助的是可以迅速完成的事情。」

對非洲的擔憂

隨著西方國家對新冠疫情的擔憂緩解,絕大多數疫苗劑量已經投入到富裕國家或中國。作為20國集團外長會議的非洲代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外交部魯通杜拉 (Christophe Lutundula) 警告,新冠疫情在非洲遠未結束,並呼籲全球採取緊急措施。

除了立即提供援助外,他還呼籲20國集團支持發展中國家自己生產疫苗的能力,並幫助啟動一個全非洲的機構來鼓勵科學合作。他說,20國集團必須提供具體而詳細的幫助,以便讓國際社會超越演說,在當地採取緊急行動。

他說,這種合作將幫助非洲國家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並為振興國際經濟帶來的更大助益。

在周二的會議結束時,20國集團外長同意加倍努力來對抗日益嚴重的飢荒問題,尤其是在因氣候變遷影響而讓飢荒持續惡化的非洲。主持會議的義大利外交部長迪馬約 (Luigi Di Maio) 認為,非洲的援助項目也將影響從非洲湧入歐洲的移民。

他在閉幕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國集團有責任支持非洲走出艱困的時刻。我們必須以一種方式,使非洲的人們不再被迫放棄他們的國家和領土,我不認為任何人可以單獨進行這場戰鬥。」

迪馬約宣佈義大利將於10月在羅馬主辦一次以非洲為重點的會議。迪馬約說,自2014年以來,地球上的受到飢荒影響的人數一直在增加,並警告說,新冠疫情可能使飢餓和營養不良的人數再增加一億。他說:「顯然,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第一步是確保每個人都能吃飽。」

20國集團外長在為期一天的會議後產出了一份《馬泰拉宣言》,這是一份關於糧食安全、營養和食品系統的行動呼籲。在宣言中,與會各國外長一致認為,推進這些目標需要全球層面的集體協調領導和行動,並採取以人為本的方法。

宣言寫道:「20國集團完全有能力提供這樣的領導,同時促進能包容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方法,並追求雄心勃勃但可執行的方案。」

(法新社、美聯社、德新社)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