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ECFA早收清單 1月1日起進行第二階段降稅

2012年1月2日

在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架構下,從2012年1月1日起進行第二階段的降稅,台灣的437項貨物出口到中國大陸免稅,中國出口到台灣則有186項貨品免稅。這是ECFA早收清單降稅過程中,降幅最大、產品最多的一波。

https://p.dw.com/p/13cyV
西瓜為早收清單中的一項農產品,大量出口到大陸。圖片來源: Fotolia/LianeM

ECFA類似自由貿易協定

2010年6月大陸和台灣簽訂"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簡稱ECFA。台灣經濟研究所第二所所長張建一解釋, ECFA是一種架構協議,很類似"自由貿易協定"( FTA)。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所以不願意和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和台灣簽訂所謂的"經濟合作協議"。他說:

"架構協議基本上也算是自由貿易協定的一種,只不過雙方先談架構,雙方對一些有比較高共識的東西,先放到自由貿易的清單裡。"

年初進入清單第二階段

在此架構下,雙方開始談判所謂的"早收清單"部分。從去年6月開始依照ECFA早收清單的規劃部分進口到對方的產品開始降稅。今年1月1日起降稅行動進入第二階段,也是幅度最大、產品最多的階段。2013年會完成所有降稅計劃。最終,台灣一共有539項產品出口到大陸,大陸有267項商品出口到台灣關稅降為零。其中從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主要有塑膠、石化產品、 機械零組件、冶金、醫療、儀器儀表、汽車配件等等,另外有農產品如:鱔魚、秋刀魚、石斑魚、香蕉、柳橙、哈密瓜等。從中國出口到台灣的則有消費品如毛巾、襪子、鞋子或是電子零件等等。

雙贏政策

台灣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稱,ECFA的簽訂對雙方是雙贏。但目前因為雙方開放的項目有限,所以說不上對台灣經濟有多少影響,在GDP上也顯現不出具體數據。但是和大陸簽訂架構協議基本上是好的。他說:

"從大陸進口的零關稅的商品主要是台灣所需要的半成品和零組件,因此談不上有負面的效果,應該還是屬於雙贏的部分。"

張建一所長也認為是開放是對大家最好的策略。

"ECFA基本上是自由貿易的協定,通常自由貿易對雙方都有好處,有些產業當然會受害,受到衝擊,但是整體來講,兩國的福利都會增加。"

負面影響有限

實際上受到進口零關稅影響的產業頗多,特別是台灣的紡織輕工業等一些勞動密集的產業。他們在中國產品低價又零關稅的衝擊下,幾乎毫無生存的空間。相關產業嚴重萎縮,工廠關門,員工失業,工人走上街頭要求阻止簽訂ECFA。反對黨民進黨也表示擔憂台灣經濟會過分依賴中國,最終影響到台灣的政治決定。蔡宏明認為台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本來就相當高:

"如果這種市場依賴是建立在台灣的產業優勢上,這種依賴算是良性的。倘若台灣的產業優勢不夠,而是光靠價格上的競爭,他未來還是得面對中國當地和其他國家產品的競爭。這種依賴對台灣未來產業的發展,可能會有不利的影響。"

蔡宏明認為,產業最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注意產業的持續升級,提升自身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面對全球化的趨勢,特別是中國和韓國及日本積極談判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際,東協加一、加二、甚至加三的情況下,民進黨已不得不接受ECFA。目前,民進黨的重要成員在不同的場合中重申,將來如果民進黨執政,將不會嘗試取銷或改變ECFA,繼續執行ECFA的任務。而ECFA的下一個任務是:雙方就商品市場進一步開放和服務市場開放作討論。

作者:邱璧輝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