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德國

280萬德國兒童生活貧困 新冠雪上加霜

達揚(綜合報導)
2020年7月22日

持續數月之久對所有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影響,但每個人受影響的程度卻不盡相同。一項最新的調研顯示,疫情下的種種限制措施對貧困兒童的衝擊尤為嚴重。

https://p.dw.com/p/3fghR
Bildergalerie Weltkindertag ein neunjähriger Junge verdient sein Taschengeld durch Sammeln von Pfandflaschen in Deutschland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eBROK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Foundation)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德國超過五分之一(21.3%)的青少年生活在貧困狀態下,總人數高達280萬。平均每七個孩子中,就有一人的生活依賴社會救濟,佔比大約為13.8%。

而疫情的到來,使青少年貧困問題變得更為嚴重。貧困兒童的家長大多從事短期工或打零工,疫情來襲使他們的收入大幅減少,甚至會失去工作。貝塔斯曼基金會董事德拉基( Jörg Dräger)表示,限制公共生活的防疫措施使許多公共救濟活動停止運作,這也使貧困兒童的境況進一步惡化。

家中無電腦 如何上網課?

疫情期間,學校關閉,學生們需要居家上網課,但對於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在家上網課也同樣困難重重。因為這類家庭往往不具備相應的設備。調研顯示,接受社會救濟的家庭中,24%的兒童沒有可以上網的電腦。此外,他們也很少擁有獨立空間,以便能不受干擾的聽課學習。

調研指出,儘管過去五年來,受救濟兒童的物質條件有所改善,但他們同那些生活有保障的同齡人之間的相對差距,仍和以前一樣。本次調研是根據就業市場與職業研究所(IAB)提供的數據而完成的。調研對像是家庭收入低於全德平均水準60%以及接受失業救濟家庭的兒童。

Laut Studie sind 2,8 Millionen Kinder in Deutschland arm
疫情期間學生們需要上網課,但貧困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有可以上網的電腦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Gentsch

"懸而未決的結構問題"

地區不同,狀況也大不相同:在有些地區,接受社會救濟的兒童佔比高達40%,而另外一些地區,這一比例只有2%。在德國東部地區,接受救濟的兒童比例從2014年的22.1%降到了2019年的16.9%。而在德國西部,這樣比例一直維持在大約13%的水準。

調研顯示,家庭經濟條件與青少年能否正常參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是否擁有足夠的居住面積、能否買得起新衣服或定期去電影院等27項分類比較顯示,貧困兒童和普通家庭兒童間有著極大的差別。68%領取社會救濟的家庭無法負擔每年一周的渡假出遊,而普通家庭中這一比例只有12%。

社會問題專家們認為,兒童貧困問題是一個社會結構性問題,其後果非常嚴重。貝塔斯曼基金會的德拉基說:"在減少兒童貧困問題上,政府做得太少。"他表示,應從社會及家庭政策層面上制定新的方案,比如建立兒童參與金或兒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制度,此外,還應建立起讓青少年能夠長期參與社會生活的社會結構。

© 2020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