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24大選後:歐洲集體向右轉?

Stephanie Höppner
2024年6月10日

大約3.6億名選民參與了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初步結果顯示,歐洲整體的政治天平向右傾斜,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法、德、意等國的支持率明顯上升。尤其是法國國民聯盟的得票率是執政黨的兩倍,總統馬克宏已宣佈解散國民議會,提前選舉。

https://p.dw.com/p/4gs9s
雷朋:自信地向右看
雷朋:自信地向右看圖片來源: Sarah Meyssonnier/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洲議會大選之後,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多個歐盟國家的支持率扶搖直上。其中取得最高得票率的是雷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法國國民聯盟(RN)——這一極右政黨超過31%的得票率是執政的復興黨支持率的兩倍多。在這一情形下,馬克宏總統宣佈解散國民議會,並於6月30日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的執政黨「義大利兄弟黨」(Fdl)贏得了大約29%的選票。同樣屬於右翼民粹主義陣營的奧地利自由黨(FPÖ)得票率也逼近26%。在德國,選擇黨AfD以將近16%的得票率,成為在歐盟議會中代表德國的第二大政黨,僅次於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所在的保守派聯盟黨。和上一屆選舉時環保議題「佔C位」的情況不同,在這次歐洲大選中起到主導作用的議題包括移民、經濟政策與安全。

「狂飆突進」的雷朋

面對右翼民粹主義的崛起,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擔憂。德國圖賓根大學政治學者阿貝爾斯教授(Gabriele Abels)分析認為,當人們看到總統領導的政黨得票率只有國民聯盟的一半時,這確實是相當震撼的。「一系列的不確定性導致馬克宏試圖解決的一些歐洲議題最終無法推進。」

馬克宏冒險解散國民議會
馬克宏宣佈解散國民議會圖片來源: Stephane Lemouton/Bestimage/IMAGO

而相比之下,雷朋對自己黨派的「去妖魔化」公關策略則取得了成功。國民聯盟推舉了28歲的年輕候選人巴爾代拉(Jordan Bardella),也爭取到不少年輕選民的青睞。德國波昂大學歐洲一體化研究中心的蘇德爾(Henrik Suder)也認為,這次選舉結果顯示,法國國民聯盟還是擁有「相當強大的選民基礎」,並不只是聚集了一幫抗議者。

德國執政聯盟遭到選民「懲罰」

在與法國相鄰的德國,得票率最高的是目前在野的聯盟黨(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他們30%的得票率與上一屆歐洲大選相比還小有提高。躋身第二名的是右翼民粹主義且部分存在極右翼傾向的德國選擇黨AfD,得票率在15.9%左右。之前該黨曾經捲入不少醜聞,甚至被歐洲議會的右翼黨團「認同與民主」(ID)開除。但這些風波似乎並未對其得票率造成太大的影響。與2019年歐洲大選相比,AfD的支持率增加了將近五個百分點。

德國AfD慶祝選舉取得好成績
德國AfD慶祝選舉取得好成績圖片來源: Jörg Carstensen/dpa/picture alliance

相比之下,聯合執政的「紅綠黃「三黨成績是相當慘淡。總理肖爾茨領導的社民黨(SPD)只得到了13.9%選票,綠黨則是從五年前的20%一路跌至11.9%。自民黨(FDP)的支持率基本上維持在2019年的水準,但也就是5.2%左右。

客座評論:大選後的極右翼黨是否能成為北京的助手?

新一屆歐洲議會議席如何分配?

從整個歐洲範圍來看,以來自德國的馮德萊恩作為首席候選人的中右翼黨團歐洲人民黨聯盟(EVP)是本次選舉的最大贏家。65歲的馮德萊恩因此有望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雖然目前尚未確定。

從議席分配來看,右翼民粹主義黨團「認同與民主」(ID)和右翼保守派黨團(EKR)的席位增加幅度是最大的。而社會民主黨團(S&D)則是第二大黨團,僅次於歐洲人民黨團。相比之下,綠黨黨團則遭受重創。阿貝爾斯教授認為:「(選舉結果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果你把歐洲懷疑論者和右翼民粹主義勢力的增強作為一個指標,那麼情況確實如同擔心的一樣糟糕。至少在德國和一些其它歐洲國家是這樣的。」

投票率與2019年持平

根據初步估計,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在51%左右,與上一屆差不多。在德國,16歲和17歲的青少年第一次有權參與投票。比利時、奧地利、希臘和馬爾他的青少年今年也被允許投票。目前歐洲議會有705個議席,新一屆議會的席位將增加到720。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歐洲議會大選:怎麼選? 選什麼?